【科学】白芷的科学种植技术


1、整地
每亩施腐熟堆肥或厩肥2500—5000公斤 , 饼肥100公斤和磷肥50公斤作基肥 , 肥沃地也可少施 。 施完后进行翻耕 , 深度达1尺以上为好 , 翻后晒土使之充分风化 , 晒后再翻耕一次 。 要深耕细耙 , 并使上下土层肥力均匀 , 防止因表土过肥而须根多 , 影响产量和质量 。

【科学】白芷的科学种植技术

文章插图

2、作畦 。
整平耙细后作畦 , 畦高15—20厘米 , 畦宽1—2米 , 畦面要平坦 , 以利于灌水排水 , 表土要平整细碎以利幼苗出土 。
3、播种 。
选用当年收获的新鲜的根条细长、芦头小、无须根、皮细色白、健壮白芷作种子 , 每亩用种量1—1.5公斤 , 河北于处暑至白露之间播种 。 播种方法有条播、穴播、撒播 , 一般以条播为多 。 条播行距25—30厘米 , 开浅沟(深约4—5分) , 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 , 覆盖薄薄一层细土 。
4、管理 。
(1)、间苗 白芷幼苗生长缓慢 , 播种当年一般不疏苗 , 第二年早春返青后 , 苗高约5—7厘米时进行第一次间苗 , 间去过密的瘦弱苗子 。 条播每隔约5厘米留一株 , 穴播每穴留5—8株;第二次间苗每隔约10厘米留一株或每穴留3—5株 。
【【科学】白芷的科学种植技术】(2)、定苗 。 清明前后苗高约15厘米时定苗 , 株距13—15厘米或每穴留3株 , 呈三角形错开 , 以利通风透光 。 定苗时应将生长过旺 , 叶柄呈青白色的大苗拔除 , 以防止提早抽苔开花 。
(3)、中耕 。 应结合间苗和定苗同时进行 。
(4)、追肥 。 白芷耐肥 , 但一般春前少施或不施 , 以防苗期长势过旺 , 提前抽苔开花 。 春后营养生长开始旺盛 , 可追肥3—4次 。 第1、第2次均在间苗、中耕后进行 , 第3、第4次在定苗后和封垄前进行 。 施肥宜选择晴天进行 , 见雨初晴或中耕除草后当天不宜施肥 。 肥料种类可选用人粪尿、腐熟饼肥、圈肥、尿素等 。 第一次施肥 , 肥料宜薄宜少 , 如每亩施用稀人畜粪10担 , 以后可逐渐加浓加多 , 如30—40担 。 封垄前的一次可配施磷钾肥 , 如过磷酸钙20—25公斤 , 促使根部粗壮 。 有报道在封垄前的一次追肥中施用钙镁磷肥25公斤 , 氯化钾5公斤 , 施后随即培土 , 可防止倒伏 , 促进生长 。
(5)、排灌 。 白芷喜水 , 但怕积水 。 播种后 , 如土壤干燥应立即浇水 , 以后如无雨天 , 每隔几天就应浇水一次 , 保持幼苗出土前畦面湿润 , 这样才利于出苗;苗期也应保持土壤湿润 , 以防出现黄叶 , 产生较多侧根;幼苗越冬前要浇透水一次 。 翌年春季以后可配合追肥适时浇灌 , 尤其是伏天更应保持水分充足 。 如遇雨季 , 田间积水 , 应及时开沟排水 , 以防积水烂根及病害发生 。
(6)、拔除抽苔苗 。 播后第二年5月会有部分植株抽苔开花 , 其根部不可作药用 , 其结出的种子亦不能作种 , 因其下一代会提前抽苔 。 故为了减少田间养料的消耗 , 发现抽苔的植株 , 应及时拔除 。
(7)、病虫害防治 。 用1∶1∶100的波尔多液喷1-2次防治斑枯病 。 用90%晶体敌百虫1 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2 000倍液喷杀黄翅茴香螟、黄凤蝶、蚜虫、红蜘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