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种柴胡增产的技术


柴胡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以根入药,是市场需求很大的中药品种 。 随着社会需求的逐年增加和野生资源的日渐匮乏,市场缺口越来越大,家种柴胡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 家种柴胡以春季直播为主 。 下面介绍其种植方法 。

【柴胡】种柴胡增产的技术

文章插图

一、选地整地
柴胡性喜温暖、潮湿环境,耐寒、耐旱,怕水涝 。 生产上宜选择肥沃、疏松、不积水的大田或缓坡山地种植 。 凡粘重、积(渍)水、土层薄的地块不宜种植 。 地选好后,每亩施入农家肥25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20公斤做基肥,深耕30厘米,整平耙细,做110厘米宽的平畦 。 雨水偏多的地区可做130厘米的高畦,畦的四周挖好排水沟 。
二、催芽
柴胡种子发芽时对温度要求严格,发芽的最佳温度为18℃~22℃,超过25℃难以发芽 。 柴胡发芽需很长时间,20℃时,达50%发芽需20天 。 所以,种植时节安排得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种植的成败 。 我国幅员辽阔,春季南北温差很大,种植户可根据当地的地温高低安排种植 。 例如,某地区达18℃~22℃地温时的时间大约在4月20日前后,那么4月1日前后就可催芽 。
催芽前,先将种子浸入40℃~50℃的温水中浸泡4小时~6小时,捞去浮在水面的瘪子,将沉底的饱满种子与洁净的河沙按1:2的体积比拌匀,置敞口的陶制容器或土坑里催芽,温度控制在18℃~22℃ 。 20天左右,有1/3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 亩用种量2公斤~3公斤 。
三、播种
在整好的畦面上,顺畦埂方向开四条宽10厘米~15厘米、深1·5厘米的浅沟,浇足水,将催芽籽均匀撒在沟底,覆细土厚0·2厘米~0·3厘米,盖草保温保湿 。 3天~5天后,陆续出苗 。 出苗达60%时,揭去盖草,如畦面过于干旱,可洒水造墒,也可浇水,以待齐苗 。
四、田间管理
齐苗后,注意防旱保苗 。 拔草灭荒 。 苗高5厘米时间苗,株距5厘米 。 间苗后,划锄“蹲苗” 。 当叶片变厚,叶色浓绿时,每亩撒施尿素10公斤,并浇一次透水 。 以后节制浇水,勤划锄灭荒 。 雨季来临之前,每亩撒施磷酸二铵20公斤,浇水 。 雨季要严防田间积水、渍水 。 田间积水、渍水极易引发根腐病,造成大幅减产 。 封冻之前,浇一次越冬水,每亩撒施捣细的农家肥3000公斤 。
第二年早春,耧去地上干枯的茎叶,浇返青水 。 待苗高12厘米~15厘米时,每亩开沟施入磷酸二铵25公斤、硫酸钾8公斤,施后浇一次透水 。 以后控制浇水,严防积(渍)水 。 5月间,柴胡陆续抽薹开花 。 除留种田外,要及时剪除,避免无谓消耗 。
五、病虫害防治
柴胡见有根腐病,因高温多湿、田间积(渍)水而发 。 发病植株退绿变黄,后干枯而死,拔出后可见根部腐烂 。 防治的办法除重施磷钾肥外,还要搞好雨季排水,不可使田间积水,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灌株 。 柴胡的虫害以春季苗期的蚜虫多见,可用“扑虱蚜”等灭杀 。
六、收获加工
播后的第二年10月下旬,收割地上茎叶,去掉老茎秆,晒干,捆扎成把,即为软柴胡(苗柴胡) 。 沿畦的一端,仔细挖出根条,抖净泥土,去净残留的茎叶,晒干即成商品 。 柴胡干品以身干、根长、无杂质为佳 。 一般亩产柴胡根150公斤,柴胡苗(地上茎叶杆3-4元公斤)250公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