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如何种金银花


金银花对土壤要求不严 , 抗逆性较强 。 为便于管理 , 以平整土地 , 有利于灌水、排水的地块较好 。 也可利用向阳的荒坡沙地、梯田边、河溪旁种植 。 亩施充分腐熟有机肥3000~5000公斤后翻耕整地 。

【金银花】如何种金银花

文章插图

一、繁殖与育苗:
生产上常用的方法是扦插育苗法 , 也可选用压条繁殖和分根繁殖育苗 。
1、扦插育苗法 。 灌水条件好的地块 , 一年四季都可进行 , 但一般为冬插、春插和伏雨季扦插 。 冬、春季扦插育的苗 , 到雨季约半年即可移栽 , 伏雨季扦插育的苗 , 冬、春季即可栽植 。 选1~2年生健壮、充实的枝条 , 截成30厘米左右的插条 , 亦可结合夏剪和冬剪 , 采后剪成25~30厘米的穗段 。 在平整好的苗床上 , 按行距30厘米定线开沟 , 株距5~10厘米 , 直埋沟内 。 或只松土不挖沟 , 将插条1/2~1/3插入孔内 , 压实按紧 。 插后浇水后覆土 , 插穗埋土后上露5~8厘米为宜 。 插后适时浇水 , 松土除草 。 夏季扦插 , 经过7~8天 , 芽开始萌动 , 十多天开始生根 。 冬、春季扦插 , 一般先生根后发芽 。 幼苗发生病虫害时要及时防治 。 移栽于早春萌发前或秋冬季休眠期进行 。
2、压条繁殖 。 分春秋两季 , 春季宜在新芽末萌发后;秋季在8月底至10月中旬为好 。 一般选择l~2年生健壮的枝条作压条 , 长50~80厘米 , 覆土后踩紧 , 压条露出土面2/5 , 遇大旱要及时浇水 。 半个月开始发根 , 次年春季或秋季进行定植移栽 , 亩栽450~500株 , 采用一穴一株 , 定苗移栽 。
3、分根繁殖 。 秋季阴雨天气 , 将金银花母株挖出 , 然后分开种植 。 此法影响来年花的产量 , 种源也有限 , 一般适宜于观赏用的大株金银花的繁育 。
二、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 每年中耕、除草3~4次:出新叶时进行第1次 , 7月、8月进行第二次、第三次 。 在秋末冬初霜冻前进行最后一次 。 结合中耕培土 , 以免花根露出地面 。 除草应从花棵外围开始 , 先远后近 , 注意切勿损坏根系 。
2、适时浇水 。 一般要做到封冻前浇1次封冻暖根水 , 翌春解冻后 , 浇1~2次润根催醒水 , 花蕾采收前 , 结合施肥浇1次促蕾保花水 , 每次追肥都要结合灌水 。 土壤干旱时要及时浇水 , 可促进多次开花 。
3、追肥 。 栽植后的头1~2年内 , 是金银花植株发育定型期 , 多施一些人畜粪、草木灰、尿素、硫酸钾等肥料 。 栽植2~3年后 , 每年冬前或春初 , 应多施畜杂肥、厩肥、饼肥、过磷酸钙等肥料 , "立夏"后每茬花采收后即应追适量氮、磷、钾复合肥料 , 为下茬花提供充足的养分 。
4、整形和修剪 。 栽种后头两年的主要任务是使金银花的植株能够生长成伞形的植株造型 。 以后每年的秋冬季节 , 修剪掉老枝、弱枝及徒长枝 。 使金银花植株的内外层次分明 , 通风透光 , 以利提高产量 。 较大的植株应除去老枯枝和内堂无效枝 , 生长旺盛的植株要轻剪 , 生长弱的老龄花株要重剪 , 促使多成花 。
三、病虫害防治
1、褐斑病 。 多在生长小后期发病 , 8~9月份为发病盛期 , 在多雨潮湿的条件下发病重 。 发病初期在叶上形成褐色小点 , 后扩大成褐色圆病斑或不规则病斑 。 防治方法:剪除病叶 , 然后用1:1.5:200波尔多液喷洒 , 每7~10天1次 , 连续2~3次:或用65%代森锌500倍稀释液或托布津1000~1500倍稀释液 , 每隔7天喷1次 , 连续2~3次 , 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
2、白粉病 。 在温暖干燥或植株荫蔽的条件下发病重 , 施氮过多 , 植株茂密 , 发病也重 。 发病初期 , 叶片上产生白色小点 , 后逐渐扩大成白色粉斑 , 继续扩展布满全叶 , 最后引起落花、落叶、枝条干枯 。 防治方法;清园处理病残株;发生期用50%托布津1000倍液或BO-10生物制喷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