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大全】种桔需防止矢尖蚧危害幼果


柑桔矢尖蚧是目前粤东、粤北柑桔园的主要害虫之一 , 这些地区的柑桔园有50%以上的面积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 影响生产 。 笔者对柑桔矢尖蚧的发生进行了系统的定点、定期观察 , 并进行了大面积的防治试验示范 , 取得了较好效果 , 供农民朋友参考 。

【花卉大全】种桔需防止矢尖蚧危害幼果

文章插图

发生规律
1、柑桔矢尖蚧在柑园中是中心分布 , 常由一处或多处生长旺盛且阴蔽的柑桔树上开始发生 。 然后向周围扩散蔓延至整个桔园 , 山坡呈现出中心点至片的延伸 , 一般大面积成灾的情况较少;树完全封闭的虫口密度大 , 受害重;树势弱且管理差的受害也重 。 对于一个果场来说 , 果园中心树虫口密度大 , 受害重 , 四周边缘虫口密度小 , 受害轻;幼树虫口密度小 , 受害轻 。 柑桔矢尖蚧的短距离传播 , 主要是经枝叶相邻接触、人员进出沾带及风吹扩散;长距离传播主要是通过幼苗、枝条的引进和果实的运输而扩散 。
2、柑桔矢尖蚧在粤东、粤北一年可发生三代 。 第一代幼蚧在5月上旬出现 , 盛发期在5月中、下旬;第二代幼蚧在7月中旬出现 , 盛发期在7月下旬;第三代幼蚧在9月中旬出现 , 盛发期在10月上旬 。 由于矢尖蚧世代重叠 , 该地区第一代胚眼点初见日在4月21日左右 , 叶上幼蚧初见日在5月上旬 , 相隔13-14天 。 始盛期在5月12-16日 , 高峰期在5月18-21日 , 末期在5月25-26日 , 幼蚧初见日与高峰期相距14-17天 。 第一代幼蚧主要寄生在老叶上 , 发生重的有少量危害新叶和幼果;第二代幼蚧转到新叶或部分幼果上危害;第三代主要危害果实 , 少量留在新叶上 。
防治对策
根据矢尖蚧的发生规律 , 结合该地实际 , 制定了科学的防治策略 , 即以农业防治为基础 , 化学防治为重点 , 普治越冬代 , 狠治第一代 , 挑治二三代 , 同时应注意把握好防治适期、正确的施药方法以及对路的化学农药三个方面的关键技术 , 才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
1、防治适期:矢尖蚧在幼蚧期因蜡质未形成 , 抗性弱 , 药液很容易侵入虫体 , 而成为各代的防治适期 。 尤其是在相对集中、整齐一致的第一代幼蚧 , 盛发期5月中下旬的施药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2、用药方法:首先要在施药前强化农业防治 , 加强柑桔园管理 , 培育健壮的树势 , 增强树体抗性的基础上 , 重点抓好冬春修剪 。 修剪的重点是残枝枯叶、虫口密度大又不能结果的内膛枝、下垂枝和阴蔽枝 , 集中处理 , 减少虫源 , 以提高防治效果 。 其次是注意施药均匀、仔细 。 矢尖蚧虫体小 , 世代重叠且树体叶交叉 。 因此 , 施药时要均匀仔细 , 药剂应充分接触虫体 , 树上树下、树里树外喷施均匀 , 重点部分在树体基部、内膛和阴蔽枝 。 一代幼蚧喷药时以老叶为主 , 严重的兼顾新梢;第三是合理的施药次数 , 越冬代主要结合修剪普施一次 , 搞好冬春清园工作 。 一代幼蚧盛发期施药一次 , 严重桔园补施一次;二代、三代应采取挑治 。
3、化学农药:由矢尖蚧全身为蜡质覆盖 , 一般农药防治效果很差 , 故选择对路的化学农药在其防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 冬春清园防治成蚧用松脂合剂100-150倍液 , 防治各代成蚧用40%速扑杀或48%乐斯本1000倍液 , 效果很好 。
【【花卉大全】种桔需防止矢尖蚧危害幼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