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需要比,但要学会比,但要学会比的方法和角度

01
作家亦舒说过:“人是不能比较的 , 上帝并不公平 , 生命是一种幻觉 。 ”
我们总以为 , 幸福在他处 。 别人家的孩子很乖 , 别人家的媳妇很孝顺 , 也很美 , 另一座城市更适合定居养老 , 另一个单位的收入更高......其实 , 人人都有自己的阴暗面 , 只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塑造自己的过程 , 今天比昨天好一点点 , 就足够了 。 只有舍去了攀比心 , 生活才会真正变好 , 才能够自在安然 。
什么是幸福?很多人以为 , 那是物质堆起来的城堡 。 其实不是这样的 , 幸福只是一种心态 。
心态好了 , 一切都好了 。 你什么都要拿别人比 , 好心态就弄丢了 , 越比较越痛苦 。
做人,需要比,但要学会比,但要学会比的方法和角度
02
“天天都在比” , 你注定要输 。
有道是:“人比人 , 气死人 。 ”
争强好胜是人的本性 。 可是 , 胜负无常 , 即便是“常胜将军” , 也会有失败的时候 。
战国时期 , 孙膑和庞涓一起拜鬼谷子为师 。 庞涓出道早一些 , 在魏国担任大将军 。 两个人对比一番 , 庞涓技不如人 , 但是嫉妒心更厉害一些 。
庞涓假装推荐孙膑到魏国当差 , 却背地里使坏 , 割掉了孙膑的膝盖骨 , 还把他关在猪圈里 。
后来 , 孙膑逃到齐国 , 成为了大将军田忌的谋士 。
田忌常常和齐威王赛马 , 偶尔会赢一会 , 大部分的时间都会输 。
孙膑说:“马分‘上中下’三等 , 你应该用下等马去应付齐威王的上等马 , 用中等马对付他的下等马 , 用上等马去对付他的中等马 。 如此 , 三局两胜 , 一直都会赢 。 ”
因为孙膑献计给田忌 , 名声大振 , 成为了齐国的军师 。 后来在魏国和齐国的争斗中 , 庞涓大败 , 名声扫地 。
从故事中来看 , 不难发现 , 庞涓和孙膑在比 , 田忌和齐威王在比 , 魏国和齐国在比 , 有赢有输 , 但是最后 , 秦国强大了 , 统一了江山 。 战国时代 , 彻底结束 。 看来 , 谁都比不过“天” , 比不过“岁月” 。
事实上 , 现实生活中 , 我们都喜欢和别人比一比 , 然后弄丢了情绪 , 把日子过成了“酸溜溜”的样子 。
比方说 , 年迈的父母 , 看到自己的儿女混得很不好 , 怎么比都不如邻居家的儿女 。 工资多的儿女 , 工作太累 , 没有地位;工作轻松的儿女 , 收入太少 , 还没有奔头;有地位的儿女 , 应酬太多 , 完全没有自由 。
还比方说 , 自己身上的衣服 , 虽然很贵 , 但是比别人的更旧一些 , 没有了靓丽的颜色;一日三餐虽然有几道菜 , 但是味道不如餐厅的好 , 比起大酒店来说 , 就差多了;厨房里的设施 , 也不够齐全 , 有的东西不太好用 。
当你比来比去 , 发现自己越来越烦恼的时候 , 你的日子 , 就变成了灰暗的颜色 , 即便是行走在阳光里 , 也会唉声叹气 。
常常有人说:“我怎么就这么命苦啊 。 ”一句话 , 把好日子 , 全部弄丢了 。
做人,需要比,但要学会比,但要学会比的方法和角度
03
做人 , 需要比 , 但要学会比的方法和角度 。
我的母亲 , 曾经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
她很小的时候 , 家里缺衣少食 , 常常吃不饱 。 有一天夜里 , 她和同伴跑到村里的磨坊 , 用竹片把石磨上的米粉 , 一点一点地挑出来 , 然后带回家做糍粑吃 。
因为怕被人抓小偷 。 母亲和同伴不敢声张 , 吃完后 , 把所有的痕迹 , 都清理干净了 。 即便如此 , 管磨坊的人 , 还是发现了他们的劣迹 。
母亲成为了村里的“名人”——臭名昭著 。 大家都说 , 这个女孩没有出息 , 从小就偷东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