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白芍科学种植技术


白芍我想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 , 它是我国比较常见也常用的一种中药 , 我国的中药文化一直从古到今 , 已经延续有几百年甚至是几千年的历史了 。 中药文化在我国人们的心中早就已经根深蒂固了 。

【科学】白芍科学种植技术

文章插图

什么是白芍
白芍是多年生草质藤本;根圆柱状 , 灰黑色 , 直径约8毫米;茎被两列毛 。 叶对生 , 膜质 , 卵状披针形 , 长7-10厘米 , 基部宽4-8厘米 , 顶端长渐尖 , 基部深耳状心形 , 叶耳圆形 , 下垂 , 两面均被柔毛 。 伞形聚伞花序腋生 , 着花20余朵;花萼外面被微毛 , 基部内面有腺体5个;花冠白色 , 裂片长圆形 , 内被微毛;副花冠杯状 , 比合蕊冠略长 , 裂片中间有1小齿 , 或有褶皱或缺;花粉块每室1个 , 下垂;柱头顶端略为2裂 。 蓇葖双生或仅1枚发育 , 短披针形 , 长约8厘米 , 直径1厘米 , 向端部渐尖 , 基部较狭 , 外果皮有直条纹;种子卵形 , 长6毫米 , 宽3毫米;种毛白色绢质 , 长3厘米 。 花期6-10月 , 果期8-11月 。
【科学】白芍科学种植技术

文章插图

1、选地整地
选土质疏松、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 。 精细整地 , 翻耕1~2次 , 深45厘米 。 结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施农家肥2500~4000千克、磷肥50千克、辛硫磷0.5千克(防地下害虫) 。 耙细整平 , 做130~230厘米宽的龟背形高畦 。
2、繁殖方法
芍药的支根较多 , 收获时将粗根剪下入药用 , 把筷子、铅笔般粗细的根全部留下 , 按芽和根的自然分布情况 , 剪成2~4枝 , 每枝留I~2个饱满的粗芽 , 将过长的根和侧根剪掉 , 以供种苗用 。 9、10月在田间进行修剪芍药时 , 也可将适合作种苗的根连芽剪下即可种植 。 收获时取下的种根 , 一般要经过3~4个月才能下种 , 必须进行贮藏 。 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室内 , 铺一层8~i0厘米厚的湿润细土 , 将芍根堆放其上 , 厚15~20厘米 , 芍根的芽应朝上 , 再盖12厘米厚的湿润细土 。 贮藏期间 , 应经常检查 , 如干燥应适当洒水 , 但不宜过多 , 以不使土干燥为原则 , 水过多容易发生霉烂 , 贮藏期每15~20天检查一次 , 如发现霉烂应及时翻堆 , 拣出霉烂的芍根 。
3、种植
种植前将芍芽根按大小分为两类 , 分别栽种 , 以便日后管理 。 栽种时间一般在寒露前后 , 越早越好 , 最迟不能超过霜降 , 如过迟 , 一方面因贮藏的芍芽已发新根 , 栽种时易弄断;另一方面 , 栽后气温渐低 。 发根不好 , 影响次年发芽生长 。 种植行距jo~60厘米 , 株距40厘米 , 每667平方米2500~2800株 。 用芍头种 , 开浅平穴.每穴种芍头2个 , 相距4厘米、切面朝下、并排放入穴内 , 覆土8~10厘米 。 用芍根种 , 用锄头开成穴壁35 。 ~45 。  , 深约20厘米的穴 。 每穴种两根.栽时头朝南 , 根向北 , 芽与畦面平 , 栽于斜面上 , 使苗两根成外八字形 , 用少量土固定芍根 , 然后在根尾部上方施人人粪肥和饼肥、过磷酸钙 , 再覆土 。 覆土操作应细致 , 土要细碎.不能用土块覆盖;土块覆盖的芽头不能与土壤紧密结合 , 通风强 , 芽头易受干旱及冻害 , 会延迟发芽甚至不发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