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菠菜霜霉病的综合防治


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又名波斯菜、赤根菜、鹦鹉菜等 , 属苋科藜亚科菠菜属, 一年生草本植物 。 植物高可达1米, 根圆锥状, 带红色, 较少为白色, 叶戟形至卵形, 鲜绿色, 全缘或有少数牙齿状裂片 。 菠菜的种类很多, 按种子形态可分为有刺种与无刺种两个变种 。 菠菜原产伊朗, 中国普遍栽培, 为极常见的蔬菜之一 。

【防治】菠菜霜霉病的综合防治

文章插图

菠菜的生长环境
温度
菠菜属耐寒蔬菜, 种子在4℃时即可萌发, 最适为15-20℃, 营养生长适宜的温度15-20℃, 25℃以上生长不良, 地上部能耐零下6-8℃的低温 。
日照
菠菜是长日照作物, 在高温长日照条件下植株易抽苔开花, 对日照强度要求不严, 可与高杆作物间套作 。
水分
菠菜叶面积大, 组织柔嫩, 对水分要求较高 。 水分充足, 生长旺盛时肉厚, 产量高, 品质好 。 在高温长日照及干旱的条件下, 营养生长受抑制, 加速生殖生长, 容易未熟抽苔 。
土壤
菠菜对土壤适应能力强, 但仍以保水保肥力强肥沃的土壤为好, 菠菜不耐酸, 适宜的pH为7.3——8.2 。 菠菜为叶菜, 需要较多的氮肥及适当的磷、钾肥 。
菠菜霜霉病的综合防治
菠菜霜霉病是菠菜的主要的病害之一, 严重危害了菠菜的种植效益, 那么菠菜霜霉病如何进行综合防治?
菠菜霜霉病是什么?
该病是由一种叫做菠菜霜霉菌的真菌引起的 。 主要危害叶片正面, 病斑淡黄色, 不规则形, 大小不一, 直径3-17毫米, 边缘不明显 。 病斑扩大后, 互相连接成片, 后期变褐枯死, 叶片背面病斑上产生灰紫色霉层 。 病害从外叶逐渐向内叶发展, 从植株下部向上扩展 。 干旱时病叶枯黄, 湿度大时多腐烂, 严重的整株叶片变黄枯死 。
菠菜霜霉病的综合防治方法如下:
一、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 科学灌水, 降低田间湿度 。
二、选用抗病品种:可选用尖叶类型品种;或在无病地或无病株上采种 。
三、药剂拌种:种子带菌, 可在播种前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 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4% 。
四、拔除病株:早春在菠菜田内发现病株, 要及时拔除, 带出田外烧毁 。
五、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药, 可喷25%瑞毒霉可湿粉或25%甲霜灵可湿粉对水600倍, 或75%百菌清可湿粉对水500倍, 或64%杀毒矾可湿粉或甲霜锰锌对水400~500倍, 上述各种药轮换使用, 每隔5~7天喷1次, 连喷2~3次 。
【【防治】菠菜霜霉病的综合防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