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黑麦草冬季栽培管理技术


黑麦草(学名:Lolium perenne L)禾本科黑麦草属多年生植物, 秆高30-90厘米, 基部节上生根质软 。 叶舌长约2毫米;叶片柔软, 具微毛, 有时具叶耳 。 穗形穗状花序直立或稍弯;小穗轴平滑无毛;颖披针形, 边缘狭膜质;外稃长圆形, 草质, 平滑, 顶端无芒;两脊生短纤毛 。 颖果长约为宽的3倍 。 花果期5-7月 。

【冬季】黑麦草冬季栽培管理技术

文章插图

黑麦草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 具细弱根状茎 。 秆丛生, 高30-90厘米, 具3-4节, 质软, 基部节上生根 。 叶舌长约2毫米;叶片线形, 长5-20厘米, 宽3-6毫米, 柔软, 具微毛, 有时具叶耳 。 穗形穗状花序直立或稍弯, 长10-20厘米, 宽5-8毫米;小穗轴节间长约1毫米, 平滑无毛;颖披针形, 为其小穗长的1/3, 具5脉, 边缘狭膜质;外稃长圆形, 草质, 长5-9毫米, 具5脉, 平滑, 基盘明显, 顶端无芒, 或上部小穗具短芒, 第一外稃长约7毫米;内稃与外稃等长, 两脊生短纤毛 。 颖果长约为宽的3倍 。 花果期5-7月 。
黑麦草冬季栽培管理技术
一、土地选择
黑麦草对土壤要求不严格, 尤其是稻田, 土壤一般熟化程度高且有良好排灌条件, 都适合黑麦草栽培 。 二、品种选择
以在短暂的冬季获得高产优质青饲料为生产目的的, 一般应选用较为早熟的品种, 可选用四倍体Tetragold、阿伯德、赣选一号、妙奇青叶以及二倍体樱早生和早生丰等品种 。 三、播种期
黑麦草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13―20℃, 低于5℃或高于35℃时发芽困难 。 因此, 播种期应根据不同的播种方法进行选择, 一般在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播种为好 。 四、播种方法
黑麦草的播种方法可根据不同需要而选择, 在劳力紧张的情况下可选择稻底撒播, 在需要尽早供草的情况下可选用育苗移栽 。 稻底撒播:在晚稻收获前20―30天, 将黑麦草种子播入晚稻种群的土壤表面, 播种前, 将黑麦草种子用温水(以35℃左右为宜)浸泡5―8小时, 捞起沥干后拌上细砂撒播, 播种量为1?5―2公斤/亩, 收稻谷时尽量低刈, 以免稻茬影响今后黑麦草的收割 。 育苗移栽:在晚稻收获前20―30天, 按4―5公斤/亩的播种量, 先在已整好的苗床上育苗, 晚稻收获后栽种于稻田中, 随移随栽, 每穴两苗, 穴距20―30厘米 。 每亩苗床可满足8―10亩大田生产所需的种苗(实际用种量为0?5公斤/亩) 。 采用育苗移栽, 可提早供草, 一般在12月底或1月初便可提供青饲料 。 五、田间管理
黑麦草喜湿又怕水浸, 所以一定要及时排灌水 。 此外, 黑麦草对氮肥反应敏感, 施肥并结合灌水, 可以大大提高黑麦草的产量与质量 。 黑麦草在播种前一定要施足基肥, 出苗后要进行追肥, 可在三叶期和分蘖期各追肥一次, 每次用复合肥5―10公斤 。 以后每割一次, 也要追肥一次, 亩施复合肥10―15公斤, 宜在收割4―6天后进行 。 为避免土壤地力下降, 宜施用复合肥, 尽量避免施用尿素;全栽培期施肥量为75―100公斤/亩 。 六、收割利用
当黑麦草高40―50厘米时, 可开始割第一次草, 以后可根据需要, 每15―30天收割一次, 每次割草注意留茬高5厘米, 以利再生 。 为不影响早稻生产, 一般应在早稻插秧前15天左右进行最后一次刈割, 割后立即翻耕沤田, 在翻耕时, 每亩可撒施15―20公斤石灰, 以加速黑麦草根系的分解, 同时可兼作田间消毒, 促进水稻生长 。
【【冬季】黑麦草冬季栽培管理技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