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黄秋葵种植技术大全


随着人们追求生活品质 , 在饮食方面也越来越注重养生与营养 。 黄秋葵是一种高档且营养的养生保健蔬菜 , 被誉为“绿色人参” , 深受人们的追捧与喜爱 。 那么黄秋葵如何种植管理?下面和小编一起去了解黄秋葵的种植方法吧!

【种植】黄秋葵种植技术大全

文章插图

黄秋葵种植技术大全
1、整地做畦 。 黄秋葵不能连作 , 宜选择保水保肥、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块 , 播种前深耕土壤 , 耙平做畦 。 高垄栽培 , 整成带沟畦宽1.3~1.7米 , 高30厘米 , 长度按地形而定 , 沟宽30~50厘米 。 在沟或穴内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2000千克、三元复合肥20~25千克 , 覆盖土层 。
2. 播种 。 可采用种子直播 , 也可以育苗移栽 。 在3月上旬至6月上旬播种均可 , 因其种子发芽、植株生长发育及结荚的适宜温度均在22~35℃ , 故播种不宜过早 , 一般在地温15℃以上时播种较好 , 由于海拔高度不同 , 气温有所差异 , 各地应根据当地气温安排生产时间 。 播种前可用温水浸泡种子12小时 , 中间要清洗换水1次 , 然后用布包好 , 置于25~30℃下催芽 , 约75%种子露白后播种 。
可条播和穴播 , 生产上多采用穴播 , 穴距40~50厘米 , 每穴2~3粒种子 , 播后覆土约2厘米厚 , 10天左右出苗 , 亩用种量约200克 。 早春保护地可采用育苗移栽 , 每亩大田需苗床15米2 , 用种量500~600克 , 种子催芽后播种 。 出苗后及时间苗 , 去劣留优 , 保持幼苗健壮生长 。 当幼苗长出4~5片真叶 , 即可带土移栽到大田 , 株行距约为40厘米×50厘米 , 每亩种植2000~2500株 。 育苗移栽的畦面可覆盖黑色地膜 , 既保温又防草 。
【种植】黄秋葵种植技术大全

文章插图

栽培季节
黄秋葵喜温暖 , 怕霜冻 , 整个生育期应安排在无霜期内 , 开花结果期应处于各地温暖湿润季节 。 露地栽培 , 南北各地多4~6月播种 , 7~10月收获 。 华北地区一般于4月中下旬至5月播种 。 北方寒冷地区常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集中育苗 , 待早春晚霜过后 , 再定植于大田 。
【种植】黄秋葵种植技术大全

文章插图

田间管理
1、间苗破心时即第一次间苗 , 间去残弱小苗 。 2~3片真叶时第二次间苗 , 选留壮苗 。 3~4片真叶时定苗 , 每穴留1株 。
2、中耕除草与培土
幼苗出土或定植后 , 气温较低 , 应连续中耕2次 , 提高地温 , 促进缓苗 。 第一朵花开放前加强中耕 , 以便适度蹲苗 , 以利根系发育 。 开花结果后 , 植株生长加快 , 每次浇水追肥后均应中耕 , 封垄前中耕培土 , 防止植株倒伏 。 夏季暴雨多风地区 , 最好选用1米左右竹竿、或树枝插于植株附近 , 防止倒伏 。
【种植】黄秋葵种植技术大全

文章插图

3、浇水施肥
①浇水黄秋葵生育期间要求较高的空气和土壤湿度 。 播后20天内缺水时宜早晚人工喷灌 。 幼苗稍大后可机械喷灌或沟灌 。 炎夏季节正值黄秋葵收获盛期 , 需水量大 , 地表温度高 , 应在早上9点以前 , 下午日落后浇水 , 避免高温下浇水伤根 。 雨季注意排水 , 防止死苗 。 整个生长期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度 。
②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 , 应适当追肥 , 不可偏施氮肥 。 第一次为齐苗肥 , 在出苗后进行 , 每公顷施尿素90~120千克 。
第二次为提苗肥 , 定苗或定植后开沟撤施 , 每公顷施复合肥225~300千克 。 开花结果期重施一次肥 , 人粪稀30000~45000千克 , 或氮磷钾复合肥300~450千克 。 生长中后期 , 酌情多次少量追肥 , 防止植株早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