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为人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卡耐基曾经说过 , 一个人的成功 , 约有15%取决于知识和技能 , 85%取决于沟通 。
生活中人人都会说话 , 但不是人人都“会说话” 。
有的人说话让人如沐春风 , 有的人说话让人如鲠在喉 。
总喜欢这样说话的人 , 都是聊天“终结者” , 到最后都会没朋友 。
自以为是 , 爱抢话
培根有一句名言:“打断别人 , 乱插话的人 , 甚至比发言冗长者更令人生厌 。 ”
试想一下 , 当你正在一场谈话中表达自己 , 却被另一个人打断 , 对方抢过话头开始滔滔不绝 , 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前段时间 , 闺蜜雪儿跟我吐槽了她的职场经历:
公司来了一位新同事 , 表现欲很强 , 非常喜欢抢话 , 只要她开口 , 别人都只能听她说话了 。
闺蜜向别的同事请教一个专业问题 , 与她并无关系 , 她自作主张地直接抢答 , 闺蜜委婉地拒绝说我们自己沟通就好 , 她也置若罔闻 。
闺蜜在电话中跟客户谈业务 , 她就喜欢在旁边刷存在感 , 一会猜测这个客户是什么心理 , 一会教闺蜜怎么应对 , 那头客户讲 , 这头她讲 , 真让人崩溃 。
一次会议上 , 经理让大家轮流发言 , 项目组长刚开始说了几句 , 这位新同事就又抢话了 , “我觉得应该……”“是不是……这个意思” , 项目组长顿时脸都拉长了 。
后面好几个同事在发言的时候都被她打断 , 然而问她有没有实际解决方案时 , 她却沉默了 。
经理对她频频抢话拖慢会议进度感到不满;而被抢话的同事心里也都憋着一股气 。
在别人讲话时 , 总抢话是特别不礼貌的行为 , 也很不尊重说话的人 。
也许偶尔一两次 , 别人不会放在心上 , 但次数多了 , 脾气再好的人都会不满 。
爱抢话的人往往缺乏耐心 , 急功近利 。 他们只顾表达自己 , 而从不在意别人说的话 , 太自以为是 , 眼里没有别人 。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希勒说:“你说话的时候 , 学不到任何东西 。 ”
聊天不是一场竞赛 , 没必要一直抢答 。
我们说话的时候 , 只是在重复自己已经知道的 , 没有任何新的收获 。
只有静下心来 , 听别人表达 , 我们才有收获的可能 。
好为人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好为人师 , 爱说教
【好为人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学者周国平在《认识你自己》一文中这样写道:
有人问泰勒斯 , 什么是最困难之事 , 回答是:“认识你自己 。 ”
接着再问:什么是最容易之事?回答是:“给别人提建议 。 ”
这位西方最早的哲学家显然是在讽刺世人 , 世上有自知之明者寥寥无几 , 好为人师者比比皆是 。
生活中或许你也遇到过这样的人 , 他们为了卖弄自己的聪明 , 时常教育别人 , 对别人的生活和安排总爱说教一番 。
朋友东子是名牌大学学霸 , 毕业就进入大企业工作 , 后来被公司派到海外深造了一段时间 , 回国后升职当上了高管 。
一路不断攀升 , 东子觉得自己是见过世面的成功人士 , 开始喜欢给身边的人“指点人生” 。
朋友们也曾愿意听他分享经验 , 但时间长了 , 大伙发现每次聚会都变成他展示自我、高谈阔论的个人秀 。
本来大家只是随便聊聊天 , 吐吐槽 , 他却老是以领导的姿态 , 一本正经地说朋友这里做得不对 , 那里这样做更好 。
最让朋友不舒服的是 , 有时候他分明不懂装懂 , 还要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别人身上 。
只要对方不认同他 , 他就生气 , 觉得自己“好心被当成驴肝肺” , 让原本轻松愉快的气氛瞬间变得剑拔弩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