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调查丨致命“心事” 揭秘心梗背后的“元凶”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心梗 , 又称急性心肌梗死 , 是冠心病中表现最为凶险的一种发作形式 。 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 , 从1990年到2019年 , 我国25岁到44岁的年轻人中急性冠心病(主要是心肌梗死)的发病人数增加了36% 。 心梗这种在大家印象中原本是“老年病”的急症 , 如今却缠上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
心梗死亡率上升!
居民的认知却没跟上
根据2020年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报告 , 从2002年到2018年 , 我国城市和农村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 , 特别是2005年后 , 死亡率快速上升 。 然而 , 我国居民尤其是年轻人对心梗的认知却没有跟上 , 一项调查数据显示 , 仅43%的心梗患者认为胸痛或胸部不适与心脏有关 , 24%的人认为“等等症状就能缓解” 。 另有调查显示 , 小于50岁的人对心脏病发作的症状认知最差 。
心梗的症状主要有哪些呢?
新闻调查丨致命“心事” 揭秘心梗背后的“元凶”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急诊中心副主任 梁岩:比较典型的心梗还是胸前区、心前区这种压迫的感觉 , 像大石头压在上头 , 或者是紧缩、揪着的感觉 。 有些时候疼痛会向肩、臂去放射 , 有些人疼痛还会向下颌这些部位放射 , 这个是个比较典型的心梗的表现 。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 , 持续性胸痛和大汗是中国急性心梗患者最典型的临床表现 , 比例均超过60% 。 然而 , 年轻人对心梗的预警征兆知晓率比较低 , 未能及时就医的情况时有发生 。
面对来势汹汹的心梗 , 年轻人行动犹豫、到达医院耗时更长;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心梗的抢救与治疗对时间极度依赖 , 急诊和心内科医生常说这样一句话:时间就是心肌 , 时间就是生命 。
新闻调查丨致命“心事” 揭秘心梗背后的“元凶”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急诊中心副主任 梁岩:如果缺血超过六个小时 , 心肌细胞坏死就不可逆了 。 所以我们对于ST抬高的心梗 , 现在国际的指南包括国内都要求 , 理想状态是在90分钟之内要把这根血管打开 , 当然越快越好 。
心梗来袭 院前阶段急救至关重要
据专家介绍 , “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动脉内膜层积聚的黄色脂质成分物质 , 这是一种冠状动脉病变 , 它会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 动脉粥样硬化一般随年龄增长而加重 , 因此 , 很多年轻人虽然有斑块 , 但还没有达到血管狭窄非常严重的程度 。 然而 , 年轻人一旦遭遇心梗 , 却可能更加凶险 。
新闻调查丨致命“心事” 揭秘心梗背后的“元凶”
【新闻调查丨致命“心事” 揭秘心梗背后的“元凶”】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冠心病重症病区CCU副主任 张峻:因为年轻的病人相对来说症状容易典型 , 比较急、比较重 。 皮薄馅大的这么一个斑块 , 突然破了以后 , 一个血块把血管闭塞 。 还有一个就是 , 年轻病人代偿不好 , 初次发作就是一个心梗 , 没有代偿 , 反而心功能受影响打击特别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