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双孢菇菌丝不长或长得慢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有哪些?


【方法】双孢菇菌丝不长或长得慢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有哪些?

文章插图

双孢菇菌丝
一、菌种不萌发
1.症状:菌种块接种到培养料上 , 未见菌种萌发 。
2.原因:
①播种时连续2~3天温度高于33℃ , 使菌种菌丝灼伤;
②培养料内氨气浓度过大 , 导致菌种菌丝中毒;
③菌种老化;
④有螨虫为害 。
3.防治技术:
【【方法】双孢菇菌丝不长或长得慢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有哪些?】①气温稳定降至32℃以下 , 最好是18~28℃时播种;若播种后遇32℃以上高温天气 , 早、晚及时通风透气 , 防止菇房长期处于高温、闷热状态 。
②若培养料内氨气浓度过大 , 可采用打扦、翻格、通风、喷洒甲醛中和等措施 , 及时排出氨气 , 再补播双孢蘑菇菌种 。
③购买菌种时 , 应选适龄菌种;如果已播的菌种确为老化菌种 , 须及时重新补种适龄优良菌种 。
④螨虫为害时 , 首先喷施炔螨特乳油或溴氰菊酯乳油灭杀螨虫 , 再补播双孢蘑菇菌种 。
二、菌种萌发后不吃料
1.症状:菌种块接种到培养料上以后 , 菌丝能够萌发 , 却不深入培养料内 。
2.原因:
①培养料含水量严重不足、湿度过大;
②偏酸(pH值在6.5以下);
③营养成分配制不合理;
④氨气浓度过大;
⑤有小粒霉病为害 。
3.防治技术:
①可用报纸覆盖菌床 , 向报纸上喷1%生石灰水加湿 , 向菇房地面和墙壁喷水 , 增加湿度;培养料湿度过大 , 通过打扦或撬料 , 再加大通风力度 , 使培养料内水分快速蒸发;
②培养料pH值6.5以下 , 可用pH值8~9的生石灰水喷洒;
③培养料营养成分配制不合理 , 分析配方 , 对症下药;
④氨气浓度过大 , 喷施少量甲醛中和、加强通风透气 , 排出氨气;
⑤有小粒霉病轻微感染 , 及时挖除感病部分 , 重新补播菌种 。
【方法】双孢菇菌丝不长或长得慢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有哪些?

文章插图

双孢菇种植
三、菌丝长势不旺
1.症状:菌丝在培养料中分布稀疏 , 长势纤细瘦弱、不健壮、不旺盛 , 菌丝生活力差、积累营养少 。
2.原因:
①培养料配比不合理 , 必需营养成分不足;
②温度、湿度过高或过低 , 通风透气条件不好 。
3.防治技术:
①按科学配方合理配制培养料 , 营养成分不足 , 可有针对性地向床面喷洒营养液;
②及时调节菇房温度、湿度和通风透气等条件 , 促进菌丝健壮生长 。
四、菌丝消失
1.症状:菇床菌丝突然开始消失 , 且消失面积逐渐扩大 。
2.原因:
①主要是螨虫为害;
②菇床覆土后 , 浇水过多 。
3.防治技术:
①按技术规范搞好培养料发酵和菇房卫生 。 螨虫虫体很小 , 为害初期有时不容易被发现 。 因此 , 双孢蘑菇播种5天以后 , 一旦发现体型细小、扁平或椭圆形、白色或黄色的螨虫时 , 立即用菊酯类农药熏蒸灭杀 , 或选用炔螨特乳油、溴氰菊酯乳油等药液喷杀 , 或用菜籽饼、糖醋与农药配制毒饵诱杀 。
②菇床覆土后 , 浇水量要适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