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看似漫长,其实只有两段路:上半生,后半生

【人生看似漫长,其实只有两段路:上半生,后半生】01
人生看似漫长 , 其实只有两段路:上半生 , 后半生 。
按照人生百年的说法 , 人生的分水岭 , 就是五十岁 。
当我们过了五十岁 , 就意味着有了一定的积蓄 , 本事也发挥到了极致 , 再往后 , 主要的任务就是“变老、下坡” 。
作家毕淑敏说过:“我们的生命 , 不是因为讨别人喜欢而存在的 。 ”
之前 , 为了生活 , 不得不低头 , 陪笑 。 到了生活无忧的年纪 , 就应该回到当初的自己了 , 学会讨好自己 , 是一门必修课 。
如何做自己?不妨学一学唐代诗人李白 。
“李白斗酒诗百篇 , 长安市上酒家眠 , 天子呼来不上船 , 自称臣是酒中仙” , 出口成章 , 泼墨成诗 , 这是我们对李白的印象 。
事实上 , 除了酒和诗 , 他还有追求 , 还有自由的人生 。
明代作家冯梦龙 , 写了一个“李谪仙醉草吓蛮书”的故事 , 叙述了李白的人生过往 。 从中 , 可以领悟到人生抉择、安度余生的方法——五十岁之后 , 最好的生活状态 , 就是勇敢地做自己 。
人生看似漫长,其实只有两段路:上半生,后半生
02
各种社交 , 不必求全 , 聚散随缘 。
唐玄宗时期 , 李白游学到长安 , 在紫极宫游玩 , 偶遇翰林学士贺知章 。 两人一见如故 , 贺知章请李白到家里喝酒、小住 。
恰逢春试 , 贺知章推荐李白去考场 。 并写信给太师杨国忠、监视官高力士 。
杨太师、高力士认为 , 贺知章受了李白的好处 , 才写信推荐 , 于是心中不悦 。
拿到李白的试卷 , 杨国忠说:“这样的书生 , 只好与我磨墨 。 ”
高力士说:“磨墨也下中 , 只好与我着袜脱靴 。 ”
李白气愤不已 , 但对于杨太师、高力士 , 坚决不讨好 。
我们习惯把人脉 , 当成是“人脉资源” 。 想要取得成功 , 人脉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 比方说 , 读书的人 , 要和老师搞好关系 , 要尊重考官;创业的人 , 要尊重对手 , 要善待顾客;职场上的人 , 要和上司多联系 , 帮助身边的同事 。
事实上 , 人都有自己的喜好 , 总是委屈自己 , 然后去参与社交 , 会很累 。 虽然你一直忍着自己的个性 , 尽量对别人微笑 , 那也是职业的笑容 , 不是自愿的 。
有道是:“是可忍 , 孰不可忍 。 ”
当我们到了五十岁的时候 , 人生的方方面面都要下坡了 , 就不要盲目去追求“人脉圈” , 而是淡出圈子 , 留下三五知己 , 关爱家庭就好了 。
学一学李白的社交态度 , 未尝不可 。 洒脱一些 , 合得来的人 , 就喝杯酒 , 合不来的人 , 就算了 , 各自安好 。
我们相信 , 真正信任和帮助我们的人 , 自然会靠拢 , 不需要刻意去讨好 。
人生看似漫长,其实只有两段路:上半生,后半生
03
混迹职场 , 问心无愧 , 能进能退 。
有一天 , 唐玄宗接到番使送来的信 , 信里全是番国的文字 , 满朝文武 , 谁都不认识 。
贺知章把此事告诉李白 。 李白笑着说:“这有何难?可惜我没有一举高中 。 ”
来日 , 贺知章对唐玄宗说:“我的朋友李白 , 博学多才 , 认识番书 。 ”之后 , 李白奉旨入宫 , 宣读番书 , 回信一封 , 立下大功 。 因而 , 李白官拜翰林学士 。
闲来无事 , 唐玄宗和李白 , 常常对饮 。 酒后 , 两人和杨贵妃一起赏花 。
李白出口成诗:“潜问汉宫难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 ”
当时 , 大家对李白的文采 , 赞美不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