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因为边界感的缺失,有可能她会把孩子养成仇人

父母也都有80岁高龄了, 在不该远行的时候, 我偏偏远离了年迈的父母, 心中牵挂自然不言而喻, 其实生活没有那么多的称心如意, 为了不让父母过分担心, 在每次的通话中我也是尽量报喜不报忧 。
就是因为边界感的缺失,有可能她会把孩子养成仇人
前段时间我换了份工作, 因为对新工作的不适应压力比较大, 妈妈在和我的通话中还在问我工作的问题, 当时我没有控制住地打断她:“妈, 以后你能不问我工作的事情吗?你这样问, 我内心的压力是很大的, 因为有很多的不确定性, 我是真的没有办法回答你 。 ”
估计妈妈在电话那边也没想到我会这样说, 她也还在努力地说明自己的想法, 她说:“我这不也是担心你吗?想你一个人在外面……”我当时打断了她的话, 告诉她:“我理解你是为我好, 是在担心我, 但是我不想我们每次的通话你都是在担心我, 我想我们每次的通话可以聊些家长里短, 聊点轻松愉快的话题……”
就是因为边界感的缺失,有可能她会把孩子养成仇人
事后姐姐打电话告诉我, 为此妈妈不开心了, 有点想不通, 明明是关心我却是被我拒绝, 她有点伤心, 姐姐让我多打几个电话再沟通一下, 后来打了几个电话, 妈妈的语气明显很冷淡, 似乎也没什么话说了 。 我只能嘘寒问暖一下就草草结束了通话 。
自己也为这件事反思了一下, 想想其实这就是边界的问题, 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是一门学问, 处理好了, 自己开心别人也轻松, 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即便是你生的孩子, 你的爱人, 我们不能控制对方的行动, 更不能左右和干涉对方的思想 。
归根结底, 他们都不属于对方, 只有把对方当作独立的个体对待, 他们才会幸福, 自己才会开心, 有边界感的人, 不会强迫他人分享自己的情绪和事情, 不会热情过度, 不会无节制的干涉他人生活, 更不会逼着他人利益共享, 在和人交往的过程中, 要有边界感, 过度干涉和过度保护都会让人产生窒息感 。
【就是因为边界感的缺失,有可能她会把孩子养成仇人】现在很多家庭是独生子女家庭, 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办法和原生家庭分开, 就出现了一家三代甚至是一家四代(农村家庭比较明显)住在同一个屋檐下, 在这样的家庭里做父母的就会经常大包大揽, 把已经作了父母的孩子培养成了巨婴, 几乎是没有分寸的干涉, 互相之间没有什么隐私, 家里经常是鸡飞狗跳 。
我曾经接触过这样一个个案, 妈妈和女儿一家住在一起, 打理着一家人的吃喝, 看着甚是辛苦, 有一次这个妈妈生病了说是在发烧, 生过病的人都知道发烧会全身疼没有劲做事情, 即便是这样她不仅照顾了大家的吃喝, 还要替外孙洗澡, 你说是该心疼这个妈妈还是说一句自作自受?
就是因为边界感的缺失,有可能她会把孩子养成仇人
其实, 就是因为边界感缺失, 让她不知道自己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就是因为边界感的缺失, 有可能她会把孩子养成她的仇人, 因为她的孩子会认为她妈妈替她做这一切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真有一天不替她做了, 她会怨恨她的妈妈, 因为女儿已经被培养成了一个没有边界的人, 一个人缺乏边界就会分不清责任与担当, 就会过度掌控和过度顺从, 我们要明白设立边界不是自私, 相反, 这是一个人的修养, 这也是自尊、自爱的表现 。
作家周国平说:“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界限, 而一切麻烦和冲突都源于想要突破界限 。 ”
边界感, 是成年人最好的修养, 边界感并不是傲慢和疏远, 讲分寸、知进退的边界感反而是对别人最高级的尊重, 一个有修养的人往往更懂得在人际交往中把握清晰地边界感, 不至于轻易越界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