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存在巨链是谁提出的,存在之链


亚里士多德对生物 演化提出了"存在巨链"中包含了生物演化既连续又不连续的观念对否 今天报纸、杂志和电视台的评论家都在告诉我们 , 我们正在经历一场“信息爆炸” 。 由于计算机、卫星电视和新的印刷方法之类的现代技术 , 它们的效率和速度使得许多新发现、新思想、新事实以及新理论每天都涌入我们家中 。 要跟上这些最新进展并非易事 , 而要完全理解它们的意义更是难上加难 。 17世纪人类也经历过类似的信息爆炸 。 哥伦布之后大探险运动给欧洲带来了大量新知识 。 文艺复兴为智力和艺术表达打开了新的可能性 。 科学革命粉碎了长期流行的关于自然和人文的传统观念 , 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可检验的事实与理论 。

对于每个人来说这都是令人兴奋的时期 , 包括那些植物学和动物学研究者 , 他们关心的是如何追踪和描述动植物王国中所有的新发现 。

收集和描述自然界奇迹是一种传统 , 可以追溯到古希腊 。 这类收集作品 , 中世纪学者称之为植物志和动物寓言集 , 它们不仅是为了让那些有学问的神学家们知道上帝作品的多样性 , 也是为了让读者知道这些动植物的用途、奇异特点或者它们对人的心智的启迪作用 。

然而 , 植物志中有时也会有稀奇古怪的说法 , 它们肯定不是基于密切的观察 。 例如 , 1605年出版的由杜勒特(Claude Duret , 1539—1619)编写的《植物志》(Histoire Admirable des Plantes) , 提出这一看法 , 认为鱼是从树上落人水中的果实中产生的 , 小羊可以从类似植物的树干上生长出来 。 当然《植物志》大多数普通条目则实际得多——提供大量有关草药的插图和描述以及它们在医药、茶叶、调味品等方面的用法 。

然而 , 到了17世纪 , 简单地罗列动植物的描述和插图已有所不足 , 这就好像把上百张棒球卡随意扔进大篮子里一样 , 需要有某种方法把收集到的知识组织起来 , 找到合适的系统对其归类 。

有了棒球卡 , 你就可以试着把所有的运动员按组分类 。 然而 , 要对那些神奇的动植物进行分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想象你现在正从无到有创建一套“自然卡片” , 你拿着铅笔和纸片来到某处的树林里 , 开始把你看到的各种植物和动物画出来 , 并且在素描旁边写下你的文字描述 。 经过数个月的工作 , 你画了几百张纸 , 积攒了一大堆收集到的信息 。 你需要按某种次序进行归类 。 从哪里开始呢?也许最容易的是把植物和动物分开 , 但是你怎样开始分类和编目呢?一般来说 , 你会找某些相似性 , 事物总有一些共同之处 。 你可以把相似的某些植物归在一类;有些可以吃 , 有些不能吃;或者按大小来分动物 , 按陆生和水生来分 , 按能飞的和不能飞的来分 。 显然还有许多方法可以用来分类 , 有些方法可能更有效些 。

亚里士多德是知识大爆炸时代的哲学家 , 他给自己设定的事业则更庞大 。 他决定收集各种生命体的信息——不仅是动植物 , 还包括人类等一切其他生物 , 然后把这些信息放入一个具有不同层次的系统中 。

这些层次构成了后来叫做“存在巨链”的思想雏形 。 实际上 ,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 这不过是自然的“阶梯” 。 他相信地球上每件东西都位于某一阶梯上 , 无生命的在阶梯底层 , 依次是植物、甲壳动物、卵生动物(爬行类、鸟类、鱼类、两栖类)、哺乳动物 , 站在阶梯之顶的是人 。 亚里士多德还试图把阶梯的每个“横档”再细分 , 不过并不总是成功 。 例如 , 他把动物王国分成有血的和无血的(现在叫做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 他还提出了三种“灵魂”理论 , 它成为中世纪的主导思想 。 他教导说 , 只有生物才有灵魂 。 对于植物 , 由于它们只会生长和繁殖 , 他认为它们有“植物灵魂”;而对于动物 , 它们还可以运动和感觉 , 因此他加上“动物灵魂”;对于人类 , 人可以思考 , 于是他再加上“理性灵魂” 。 这些灵魂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就是某种神秘的活力原则 。 正是它区分了生命界与非生命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