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知识|和与与的区别在哪里,及和以及的区别和联系


于和与的区别是什么从语体色彩来看 , “与”多用于书面语 , “和”在书面语和口语中都用 。

在一些固定短语、书名标题等书面语中 , 就常用“与” , 如“与狼共舞”、为了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 , 日本的奈良和夫和内山嘉吉共同撰写了《鲁迅与木刻》一书中的“与”;日常生活中一般不用“与” , 比较“我和小芳周末要去看《梅兰芳》”和“我与小芳周末要去看《梅兰芳》” , 后者虽然表达无误 , 但是感觉说话者的表达太过文雅端庄 , 不太符合日常生活的随意和自在 。

“和”也有“和而不同”“春和景明”等固定用语 , 但这些固定词语中的“和”并不是连接成分和联合之意;在书面文章中也有“莫言和《红高粱》”的用法 , 但这种类似表达也可以用在口语中 , 并无大碍 , 而如果在口语中仍说“如何看待莫言与诺贝尔文学奖”就略显严肃了;像“我想和你一起逛街”、“家乐福和沃尔玛都是国际化超市”中“和”在生活中的的用法还是很广泛的 。
“与”和“于”在古文中都有表示“给”的意思 , 区别在哪里呢?是“传位于你”还是“传位与你”?首先要说明的是 , 你题目中的“给”本身分别为动词、介词 。 “与”和“于”存在的“给”的意思 。 分别对应的是动词、介词 。
在文言文中 , “与”有赠与、交与、赐与、给与的动词意义 。 如“与人方便” 。 可以带宾语组成动宾结构 , 如:“与衣裳 , 吏护还之乡 。 ”
“于”没有“给”的动词意义 , 只存在“给”的介词意义 。
介词的作用是引进相关的人和事 , 并不是实施动作本身 。
问题中的“传位X你” , “传位”是动作 , “你”是由介词引进的人 。 所以 , 中间是一个介词 , 只能用“于” 。
和与与的区别在哪里于 : 等于 , 相等 , 相平等 。 于是 , 比喻两件事前後相连
与 : 与(两种读音) ,
与 yǔ 跟 , 和 , 给 , 交往 , 赞助
与 yù 参加 , 参与
东方尙英 : 艳阳红
( 回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