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花生菌核病的防治方法


花生菌核病是花生种植过程中比较严重的病害 , 主要危害根部和根颈部 , 也能危害茎叶和果实 。 此病一般会减产10-20% , 危害极大 , 那么对于菌核病该怎么防治呢?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花生】花生菌核病的防治方法

文章插图

1、发病症状
花生菌核病是大菌核病和小菌核病的总称 , 而大菌核病引起的症状与小菌核病相似 , 但前者仅在茎蔓上发生 , 后期产生菌核较大 。 叶片染病时 , 病斑成暗褐色 , 近圆形 , 在潮湿时 , 病斑成水渍状的软化腐烂 。 茎部染病时 , 病斑出城褐色 , 或逐渐变为深褐色 , 最后成黑褐色 , 总称茎杆软腐 , 种植萎焉枯死 , 在田间潮湿的情况下 , 病斑会蚕山灰褐色的霉状物和灰白色粉状物 , 及菌丝和分生孢子 。 果实在收获后变为褐色 , 表面会产生黑色菌核 , 引起籽粒腐败或者干缩 。
【花生】花生菌核病的防治方法

文章插图

2、传播途径
病菌以菌核的形式在病残体、荚果以及土壤越冬 , 菌丝体在病残体中越冬 , 在第二年气温回升后 , 小菌核会萌发出菌丝和分生孢子 , 有时也会产生子囊盘 , 释放子囊孢子 , 从伤口侵入植株 , 同时还能借助风雨传播 , 菌丝也能直接侵入寄生 。 而大菌核菌核则会直接产生子囊盘 , 释放子囊孢子并进行侵染 。
【花生】花生菌核病的防治方法

文章插图

3、防治方法
应该和与小麦、谷子、玉米、甘薯等作物轮作 , 这样能减轻病害的发生 , 在生长期要进行深中耕将菌核直接埋入土壤中 , 防止产生孢子和 , 减少病害传播的机会 。 一旦在田间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 , 集中烧毁 , 在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株 , 中耕 , 将遗留在田间的残株和菌核一起埋入土壤中 , 减少菌源 , 减轻病害发生 。 在发病初期可以喷洒药剂防治 , 隔7-10天再喷洒一次 , 可以选择的药剂有纹枯利可湿性粉剂、复方菌核净、异菌脲可湿性粉剂等 。
以上是花生菌核病的防治方法介绍 , 希望能帮助到你 , 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 , 敬请关注我们 。
【【花生】花生菌核病的防治方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