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玉米青枯病的防治技术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 在我国种植面积极广, 但是在玉米种植过程中, 青枯病会导致玉米大批量的减产 。 那么对于玉米青枯病该怎么防治呢?一起和小编来看看详细介绍吧 。

【防治】玉米青枯病的防治技术

文章插图

1、发病症状
【【防治】玉米青枯病的防治技术】青枯病已发展成玉米中后期的主要病害之一, 为全株的侵染性病害, 一般在灌浆期开始发病, 由下而上扩展, 呈青枯状 。 发病时病株茎基部变软, 内部空松, 遇风易倒折, 有的还会表现为果穗下垂, 穗柄变软, 不易剥离, 采收时极为困难 。 包叶也会呈现青枯状, 根系明显发育不良, 根少而短, 会逐渐变黑腐烂, 将茎秆切开会发现髓部空松, 病穗的籽粒排列松散, 极易脱落, 粒色灰暗无光泽 。

【防治】玉米青枯病的防治技术

文章插图

2、发病规律
该病害主要因为土壤中的越冬菌原, 在播种后后至抽穗吐丝期陆续由根系入侵, 在植株内蔓延, 导致染病, 在玉米灌浆至成熟期是如遇高温高湿, 雨后突晴的天气时极易发病 。 另外品种的抗病力较弱的也极易染病, 矮秆、早熟和双穗品种病情较严重 。 种植密度较大、偏施氮肥、施用未经腐熟的农家肥也会诱发此病 。 播种时间过早发病重, 播种过晚发病较轻, 在地势低洼、易积水的地块种植发病重 。

【防治】玉米青枯病的防治技术

文章插图

3、防治方法
首先要选择抗病、耐病的优良品种, 在收获后要清理田间, 将病残体集中烧毁, 结合深翻降入埋入土壤中作为肥料 。 合理轮作, 与其他作物实行2-3年的轮作, 能减少发病几率, 春播玉米可以适当的晚播, 可以减轻病情 。 种植时加强田间管理, 增施有机肥、及时中耕、排水等措施, 促使玉米生长强健, 增强植株的抗病力, 在拔节或孕穗期增施钾肥或氮、磷、钾复合肥, 能起到极好的防治效果 。 同时要注意防治玉米螟、粘虫等, 能减轻病害发生 。

【防治】玉米青枯病的防治技术

文章插图

以上是玉米青枯病的防治技术介绍, 希望能帮助到你, 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 敬请关注我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