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知识|婴儿多久会爬,1一12个月宝宝行为表顺口溜


小宝宝多久会爬爬行是婴儿从躺着到站立的一种过渡姿态 , 正确学习爬行可以促进宝宝更好地学走路 。 宝宝学习爬行的阶段 , 爸爸妈妈该提供哪些帮助呢?宝宝爬行能力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得到锻炼?日常爬行过程中 , 父母应该注意好哪些安全事项呢?
宝宝学爬的好处人们常常会说宝宝三个月的时候会翻身 , 六个月的时候会坐 , 七个月的时候就会爬了 。 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这就是提醒人们要在这些阶段训练宝宝了 , 但是为什么宝宝要训练爬行呢?宝宝学会了爬行 , 除了能锻炼身体外 , 还有什么益处吗?下面 , 归纳了8点训练宝宝爬行的好处:
1、能提高宝宝的活动能力
爬除了能锻炼宝宝全身大肌肉活动的力量和四肢活动的协调性、灵活性外 , 还有助于视听觉、空间位置感觉、平衡感觉的发育 , 促进身体的协调;还可使血液循环流畅 , 并且促进肌肉、骨骼的生长发育 , 能从整体上提高宝宝活动的能力 。
2、能增强宝宝体质 , 促使其健康成长
训练宝宝爬行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锻炼胸肌、背肌、腹肌以及四肢肌肉的力量;并且爬行中消耗能量较大 , 有助于宝宝吃得多、睡得好、体重、身长长得快 。
3、可以增进亲子间交流 , 培养亲子间的感情
训练宝宝爬行能增进母子间的交流 。 在宝宝会爬后 , 在父母的引导下获得的成功体验不断增多 , 并且能够在爬行中获得兴奋、成功、失败等多种体验 。 这些体验能够丰富宝宝的情感 , 研究表明 , 经常爬行的宝宝见到父母时的兴奋状态明显高于不会爬行的宝宝 。
4、促进社会性发展
宝宝会爬后 , 他接触父母禁止触动的物品、做父母不允许他做的事情的可能性都大大增加了 , 这在客观上增加了亲子情绪互动的机会;同时 , 宝宝会爬行又使得父母意识到宝宝本身的主动性 , 并使父母开始以一定的规范要求孩子 , 开始对宝宝不合规范的行为表示不快 。 这些变化又进一步促使宝宝的社会性情绪发展 。
5、促进宝宝大脑的发育 , 预防儿童弱智的发生
训练宝宝爬行的时候 , 需要大、小脑之间的密切配合 , 多爬能够丰富大、小脑之间的神经联系 , 促进脑的生长 。 爬行动作由最初的爬行反射 , 经过抬头、翻身、打滚、匍行等中间环节 , 最终发展成真正的爬行 , 需要经历多次的学习、实践;每一次学习与实践都是一次对大脑积极性的调动与激发 。 因此 , 学习爬行其实就是对脑神经系统功能的一次强化训练 , 对于脑的发育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
6、促进宝宝语言的发展 , 便于以后教宝宝讲话
宝宝语言交流的频率 , 取决于肢体语言的频率 , 会爬的宝宝不断地用自己的身体探索周围的世界、有许多举动带有结果的未知性 , 所以家长语言的发出频率明显多于不会爬的宝宝 。 而爬行则使视听范围大幅度扩大 , 刺激量大了 , 思维、语言与想象能力自然得到了发展与提高 。 在父母不断的语言提示、自己的肢体语言、行为结果的互动中 , 宝宝对语言理解的准确性、肢体语言回答的合理性比不会爬行的宝宝发展要快得多 。
7、能培养宝宝养成良好的性格
爬行给宝宝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乐趣 , 而“摸爬滚打”也锻炼了宝宝的意志和胆量 , 有利于宝宝的个性培养 。
8、能培养宝宝的探索欲望
宝宝的运动、神经等系统在爬行中得到充分的锻炼 。 这不但有助于宝宝骨骼、肌肉、神经、大脑的发育 , 而且可以为他们更早、更好地认识世界打下良好的生理、心理基础 。 这些学习经验将化为好奇心 , 让宝宝勇于探险 , 而且培养未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