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怎么去,外地人从哪个码头能去鼓浪屿


现在怎么去鼓浪屿啊? 现在去鼓浪屿有几个地方 。 如果你有厦门户口或厦门的医保卡 , 你可以从轮渡购票去鼓浪屿 , 如果没有 , 只能去东渡国际邮轮码头购票去鼓浪屿 。 不懂乘车 , 只能打车 。 而到国际邮轮码头站的公交车有51路, 59路, 87路, 436路, l5路, 空港快线邮轮码头线, 邮轮码头旅游快线 。 附近的邮轮中心站有:43路, 87路, 139路, 436路, 842路, 852路, 858路, 946路, 954路 。
上海怎么去厦门鼓浪屿 从地图上看 , 鼓浪屿距离厦门本岛很近 , 交通应该不是问题 。 比较厦门本岛和集美地区的大桥连接 , 如果在厦门本岛和鼓浪屿之间建起大桥来也不难 , 但可能是为了保持岛上的原生态 , 保持鼓浪屿的特性 , 就依旧采取了传统的轮渡交通方式 。

鼓浪屿与厦门的直线距离不过两百米 , 供市民使用的码头往返船票也只有8块钱 , 单程用时也就十分钟 。 而实际上作为外地游客 , 要想登岛却也不易 。 海滨一连串的码头 , 要么不是去鼓浪屿的专用码头 , 要么就是只有本地户口和社保的专用码头 , 要走出去很远在目测不是距离鼓浪屿最近的位置上才有唯一可以坐船去鼓浪屿的邮轮码头 。

邮轮码头是针对非本地的外地人的 , 这种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只要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 需要频繁在本岛和鼓浪屿之间往返的本地人码头 , 如果有太多的游客 , 势必就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了 。

从邮轮码头往返鼓浪屿的船票是35元 , 而且当场买票的话 , 票都是俩小时以后的;如果买138元的带景点门票 , 则马上就可以走……

这在旅游点自然是可以理解的 。

只是作为外地游客 , 要想融入当地人轮渡往返的日常生活 , 即使仅仅是坐船这么个事情也已经很难 。 生活环境的景点化 , 往往使生活变了味 。 而游人络绎不绝又使得当地不得不分流 , 以相对繁复的管理格式应对如潮的人流 。

打着小旗戴着同一个颜色的帽子的中老年为主体的旅行团 , 一片片地走过去 , 源源不断 , 络绎不绝 。 他们来自全国各地 , 却几乎有着近于同样的神态 , 区别仅仅是戴的旅游帽的颜色不一样 。 他们在稠人广座之间盯着前面的小旗亦步亦趋不敢稍有懈怠的样子 , 生怕走错了路迷失了方向失去了队伍的样子 , 像是懵懂于外面的世界的小学生 , 像是不再具备最基本的判断与自主能力的残障人士……

大众旅游 , 尤其是商业化的景点旅游 , 在一定程度上说是灾难性的 。 对于景点的承受力和旅游者的观感两个方面来说 , 因为人员过度集中 , 原来的价值都大打折扣 。 人云亦云 , 别人去的我也去 , 导致旅游无个性可言 , 代价不小 , 收获的却经常质地不高;这种旅行团的格式 , 连旅游者自己也成为商品循环的组成部分 , 而不再是外在于商品之外的独立的人 。

终于等到了上船的时候 , 人们开始发狂似地奔跑 , 只是为了占领船上的一个好位置 。 码头上的广播和现场的服务员一再提醒注意文明形象 , 不要奔跑 , 防止事故发生 , 但是还是阻止不了那些排队等着上船的时候就一个劲儿地在向前越界的人们 , 他们近乎是在逃难而不是旅游的奔跑的姿态里 , 既让人看着辛酸也不无无奈 。

90后00后的年轻人一般不在这样的队伍里 , 他们都是两两而行 , 一般都会带着拉杆箱到岛上度事实上的蜜月;也有结伴而行或者孤独地寻找内心世界的桃花源的 , 神情与行装之上都写满了对于人生探索的迷茫与好像只属于青春期的美感 。

而除了上述情况 , 一般性的旅游的人 , 自由行的人 , 或者拉家带口 , 或者三五成群 , 也都不在少数 。 正是因为有这样经久不衰的客源支撑 , 岛上的大小旅店饭馆 , 才愈发繁荣昌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