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大棚马铃薯、南瓜套作高效栽培技术


大棚马铃薯、南瓜套作高效栽培技术
【【马铃薯】大棚马铃薯、南瓜套作高效栽培技术】一、田块准备 选择排灌方便 , 土境肥沃的沙壤土 , 在冬至前进行深耕冻垡 , 并结合施土杂肥4000kg/667m2作基肥 。 马铃薯播种前10天左右扣大棚膜 , 6m宽大棚整理成三宽两窄垄畦 , 其中宽畦1.5m[连沟] 。 供种植马铃薯3行 , 窄畦0.5m , 种植南瓜1行 。 作畦起垄后覆盖地膜 , 促使膜内地温升至12—15℃ 。
二、良种选择  马铃薯:“东农303”、“福山红”等 。 南瓜:“台湾东升”、“锦粟”等 。
三、种子处理  每667m2用无病种薯100kg , 播前25-30天将种薯切成25g小块 , 每块保持有1—2个芽眼 , 用0.3%高锰酸钾或200倍福尔马林溶液浸20—30分钟 , 捞出后闷6-8小时 , 晾干待播 。 南瓜种子于2月中下旬先进行温汤浸种(55℃ 。 10—15分钟)或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处理 , 然后用温水浸种12小时 , 清洗后移放在25—30℃恒温条件下催芽 , 露白后在室温条件下炼芽4—6小时 , 即可播种 。 每667m2大田播种量100g 。
四、适时播种 , 培育壮苗:马铃薯于1月中旬直播 , 穴距20—25cm , 深度5—6cm , 每穴施钙镁磷肥10g或复合肥15g , 并使土肥掺匀、然后播种 。 播种时使薯块芽眼向上随即覆土盖膜 。 播后10天左右将膜揭开喷施除草剂 , 然后盖严地膜 , 并用土压实保温 。 播后15—20天即可出苗 。 此时破地膜放苗、并在田间覆土保温 。 齐苗后及时间苗 , 每穴留2—3株壮苗 , 并追施1次清水粪 。 南瓜应在2月中下旬播种 。 将已萌发的种子播于有地热线铺设和多层塑膜覆盖的温床上 , 待子叶展开后移栽至营养钵内育苗 。 当长出4—5片真叶时进行炼苗 , 经7天左右(3月中下旬)可移栽于准备好的垄畦上 。 种植株距为40cm 。 每667平方米种植600株、栽后及时浇定根水并盖严地膜、搭好小拱棚 , 使小拱棚内温度保持在15—25℃之间 。
五、精细管理  马铃薯需肥较多 , 幼苗长势瘦弱的 , 应以适施氮肥为主;若长势过旺 , 应喷施多效唑 , 抑制地上部生长 , 出苗后1个月应追施钾肥 。 不施氮肥 , 并保持土壤湿润 。 3月初天气回暖 。 晴天上午应揭开大棚裙膜通风换气、至下午2—3时盖膜、若遇寒潮阴雨天 。 应及时加膜保温 。 棚内气温保持在18—2l℃为宜 。 4月中下旬在马铃薯采收后 , 除去南瓜垄畦上的的小拱棚 。 每株留强健侧蔓2—3条 。 整蔓后施1次长蔓肥、每667平方米施人粪尿150—200kg , 当第1瓜坐果后 , 施1次重肥 , 每667平方米施人粪尿1000kg加复合肥20kg;头瓜采收后再追肥1—2次 。 应及时做好引蔓 。 压蔓和整枝打杈工作 。 开花后应在上午10时前进行人工授粉或用防落素喷花保果 , 一般每蔓结嫩瓜2—3个 。 南瓜生长后期 , 气温回升 , 棚内湿度较大 。 易诱发白粉病和蚜虫发生 , 应卸去大棚裙膜 , 加大通风力度 , 并用粉锈宁和杀灭菊酯等进行防治 。
六、及时采收 , 争早上市    马铃薯采收 , 应在植株现蕾20大左右 , 薯块已达100—150g时 。 可分批采收 。    南瓜以采收嫩瓜为主 , 一般在开花后20—25天 , 瓜重达0.6—1kg即可陆续采收上市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