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寒怎么读,寒的读音和音序


寒字怎么组词 读音:jiǎn

声母:j
韵母:an
汉字:謇
意思:
1、口吃;言辞不顺畅 。
2、正直 。
笔划:
扩展资料
组词:謇然、 謇犯、 忠謇 、屯謇 、謇吃、 博謇、 謇慠 、謇切 、謇鄂、 刚謇 。
1、连謇[lián jiǎn] 言语蹇涩不便利 。
2、謇谔[jiǎn è] 亦作“謇鄂” 。 亦作“謇愕” 。 正直敢言 。
3、博謇[bó jiǎn] 谓知无不言, 正直之极 。
4、忠謇[zhōng jiǎn] 亦作“忠蹇” 。 忠诚正直 。
5、謇吃[jiǎn chī] 亦作“謇吃” 。 口吃 。
6、謇正[jiǎn zhèng] 忠贞正直 。
【学习知识|寒怎么读,寒的读音和音序】7、謇然[jiǎn rán] 正直貌 。
8、謇犯[jiǎn fàn] 正直敢言而触犯别人 。
9、屯謇[zhūn jiǎn] 艰难, 不顺利 。

寒碜怎么读 遇到这种情况在搜索框内用手写输入即可查 。


粤语的寒怎么发音 寒字后面的字很多种, 不知道你是说的哪一个?寒冷, 寒假, 寒心, 寒冰, 寒气等等
高处不胜寒怎么读? han zhe
乇当草叶讲
寒乇——什么意思, 怎么读? shēng 。 “高处不胜寒”出自《水调歌头》, 在这首词里面的调是是 “(仄)仄仄平平 。 ” 。 故“胜”读第一声“shēng”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苏轼    丙辰中秋, 欢饮达旦, 大醉, 作此篇, 兼怀子由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
译:
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 高高兴兴地喝酒直到天亮, 喝了个大醉, 写下这首词, 同时也思念弟弟苏辙 。
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 。 不知道天上的宫殿, 今晚是哪一年 。 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 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 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 。 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 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 低低地挂在窗户上, 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 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 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 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 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 。 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 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中秋节作者在密州时所作 。 苏轼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 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苏轼被调到密州任职 。 到密州后, 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 。 公元1076年的中秋, 词人面对一轮明月, 心潮起伏, 于是乘酒兴正酣, 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
二、赏析
这首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 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思念 。 丙辰, 是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 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 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 直到天亮, 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 。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 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 。

寒字后面的字怎么读? 广州话拼音:hon4 。 广州话同音字:韩, 邯, 鼾, 邗, 犴, 榦, 豻, 顸, 干, 馯, 甝, 虷 。
寒薄为皶最后一个字怎么读? 寒碜hán chěn
上面寒字不要两点加个言字怎么读 “寒”字组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