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知识|川剧是哪个省的地方戏,川剧的起源


各地方戏的剧种分别是什么?四川省主要有的地方戏剧种:川剧 四川灯戏 四川曲艺剧 秀山花灯戏等 。 其中川剧是最出名的 。

川剧大约是在明末清初发展起来的 。 当时 , 北边的陕西、甘肃和南方的湖广等省大量移民流人四川 , 随之带来了具有各地乡土气息的戏曲艺术 。 这些外来戏曲艺术经过与四川本地戏曲艺术的交流、融合 , 逐渐形成一种有别于其它戏曲艺术的剧种—— 川剧 。

四川灯戏是源于四川东北部地区的戏曲剧种之一 , 它是由广大劳动人民创建 , 经长期发展不断完善和丰富的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瑰宝 , 也是一代又一代的无数民间艺人心血与智慧的结晶 。

四川曲艺是以四川民间说唱艺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 其起源可追溯到汉代以前 。

秀山花灯戏源于汉族"灯儿戏" , 后来融入了武陵山土家族、苗族的歌舞表演技巧 , 发展为一种格调新颖 , 歌舞动人 , 为汉、土、苗各族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 。

扩展资料:

川剧的传承

2006年 , 当人们再次把目光投向川剧时 , 发现它已被赫然列入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即将消失 。 于是 , 一场“振兴川剧”的保卫战再次打响 。

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 大家就开始喊出了振兴川剧的口号 。 当一样东西需要振兴的时候 , 说明它已经不景气了 。 尽管四川各地川剧院以《金子》等多个国家精品剧、优秀保留剧目让业界惊羡 , 但依旧难逃人才断层、新剧创作乏力、名角稀缺等“疑难杂症” 。

在低收入造成川剧人才流失的同时 , 也让引进人才举步维艰 。 现在川剧舞台急缺演员 , “生旦净末丑”五个行当无法凑齐 , 名角更是少之又少 。 因为没有年轻演员顶班 , 许多老演员无法退休 , 人才断层现状令人堪忧 。

以地方戏曲为例 。 上世纪50年代 , 我国共有367个传统戏曲剧种 , 到目前已经消亡了100多种 。 一些极具特色的小剧种已成为戏曲史料 , 有的甚至没有留下任何音像资料 。 即使是仍然勉强留存的 , 大多数面临着后继无人、资金短缺、没有剧场、表演技巧消失等困难 。
黄梅戏,京剧 , 粤剧 , 沪剧 , 闽剧 , 川剧 , 越剧各属于哪个省份的地方安徽黄梅戏 , 广东的是粤剧 , 上海沪剧 , 四川是川剧 , 越剧发源于浙江的嵊州 , 现在流行于上海 , 福建 , 浙江等地
四川的戏剧什么?分别有:昆曲、京剧、豫剧、评剧、越剧、黄梅戏、粤剧、柳琴戏、藏戏等 。
1、黄梅戏
黄梅戏是安徽省四大剧种之一 。 中国五大剧种之一 , 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 , 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三省交界一带 , 源于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 。
清道光前后在湖北、安徽、江西三省毗邻地区 , 形成以演唱“两大戏”、“三小戏”为主的民间小戏 。 后吸收青阳腔和徽剧的音乐和表演艺术以及民间音乐 , 演出了大戏 。
黄梅戏的主要唱腔 , 大戏有平词、火工、二行、三行、彩腔等;小戏多用各自独立的唱腔 。 由于在以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长期流行 , 用当地方言讲唱 , 形成了独特风格 , 所以曾被称为“怀腔” 。
2、粤剧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 , 戏曲之一 。 粤剧源自南戏 , 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 , 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