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菇】茶树菇种植技术


【茶树菇】茶树菇种植技术

文章插图

茶树菇又名茶薪菇,其味道鲜美,脆嫩可口,清香而无异味,菇体含有18种氨基酸和多种矿物元素,中医学认为茶树菇性平甘温有祛湿、利尿、健脾胃等功效,是美味珍稀食用菌之一,是目前宴席和酒家最受青睐的菌类菜肴 。 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茶树菇】茶树菇种植技术

文章插图

茶树菇生物学特性
1、营养:茶树菇系木腐菌,因其无虫漆酶活性,利用木质素能力弱,但蛋白酶活性强,利用蛋白质能力强,因此,栽培料中增加有机氮(如麦皮、米糠玉米粉、饼肥等)的比例有利于提高产量 。
2、水分:茶树菇栽培料含水量控制在64%~67%,菌丝生长较快,若培养料偏干或偏湿测不利于菌丝生长 。 子实体形成时,空气相对湿度由100%降至85%,能促进子实体健壮发育 。
3、温度:茶树菇生长在温带至亚热带地区,因此该菌较抗高温也能耐低温 。 茶树菇菌丝在5-35℃下均能正常生长,最适温度范围为18-28℃,子实体形成温度为13-28℃,最适宜为18-24℃ 。
4、空气:茶树菇属好氧性真菌,对二氧化碳十分敏感,菌丝生长阶段和子实体生长阶段都要保证新鲜空气的供给 。 但在子实体生长阶段可通过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促使茶树菇菌柄伸长,从而提高产量 。
5、光线:茶树菇菌丝生长过程通常不需要光照,但其子实体有明显的趋光性,原基形成和子实体发育都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因此出菇时栽培室要求有较强的散射光(500—1000勒克斯)有利于原基形成和子实体生长 。
6、酸碱度(PH值):茶树菇菌丝生长的PH值在4-6.5之间,最适PH值为5.5-6,pH值4以下或6.5以上菌丝生长稀疏、缓慢 。
【茶树菇】茶树菇种植技术

文章插图

茶树菇种植技术
1、选育优良菌种:目前茶对菇菌株很多,如三明真菌研究所选育的茶树菇-1、茶树菇-3、茶树菇-5、江西的AS78.AS982等菌株 。 我区主要推广即适合市场鲜销又适合干制的茶树菇-3和茶树菇-5 。 但不论选用哪个菌株,菌种都要求菌丝粗壮、浓白,原种、栽培种料面出现与金针菇一样长出小子实体为正常现象,但若出现菌丝稀疏弱细,吃料不彻底,有杂色斑点或出现黄水等不宜使用 。
2、栽培季节:茶树菇由于较抗高温,也能耐低温,因此在我区可周年栽培,但不同季节栽培,其产量和质量都不同,所以栽培茶树菇要获得高产高效,必须选择好栽培适期 。 据各地栽培试验后,以春栽或秋栽适宜,尤其是春栽产量较高 。 生产上一般安排春季温度升到20℃,秋季温度降至25℃出菇为适 。 因此,我区栽培适期春栽为元月-2月制袋,4-5月出菇或9-10月制袋,11-12月出菇 。
3、培养料配方
①木屑36.5%,棉子壳36.5%,麦皮或米糠25%,轻质碳酸钙1%,蔗糖1% 。
②棉籽壳78%、麦皮或米糠20%、石膏1%、糖0.5%、石灰0.5% 。
4、菌袋制作
①根据生产所需的数量按以上配方进行配料 。 原料要求新鲜,无霉变,无虫害,拌料要均匀一致,棉子壳可提前预湿,培养料含水量掌握在65%左右 。 选用规格17cm×35cm×0.05cm低压聚乙稀塑料袋,每袋装干料0.35kg左右,高度14-15cm,装料松紧适度,中间要预留一直径2~2.5cm、深度8~10cm的接种孔洞,整平料面,及时套上颈圈并塞好棉塞(也可用麻绳、编织线扎紧),然后进行常压灭菌 。 一般在4小时内将温度加到100℃,保持10-14小时 。 茶树菇抗杂菌能力较弱,因此灭菌要彻底,制作过程要严防菌袋刺、磨穿孔,以防杂菌污染 。 为防菌袋刺破,也可采用“双菌袋”法(两个塑料袋套在一起)制作培养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