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东方俾斯麦是谁,东方俾斯麦( 二 )


实际上梁启超对李鸿章评价并非很低,他给出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是称李鸿章是“数千年中国历史一人物”,但也仅仅是一人物而已,梁启超认为李鸿章一生功过是非全部都有,实在是太难以评价,因此也算是给了我们这些后人一些“发挥”的空间,那么你是怎么评价李鸿章的呢?
参考资料:
孟森等著《清代野史》
梁启超《李文忠公事略》

谁被称为东方俾斯麦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清朝逐渐走向灭亡,李鸿章是清末的一位重要大臣,他和许多中国人一样,在寻求救国之道,所以他访问了欧洲 。
李鸿章之所以被称为“东方世美”有其历史,德国海军部长康拉德在筹建北洋海军时,曾到天津看望李鸿章,对他说:“纳维先生,我这次乘坐的战舰是世界级战舰,拥有最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有空欢迎光临,”李鸿章对武器船最感兴趣,他答应约会时去看他们 。
不幸的是,那天又刮风又下雨,这对大海不利,李鸿章冒着风雨来到大沽口,但德国军舰距离港口仍有几十海里,他们的军舰在风浪中难以前进,这时,科纳德派了一艘小船去联系,并带来了一条信息“今天风太大了,在海里航行是危险的,你这个年纪不必冒这个险 。 随行人员也纷纷劝阻,但李鸿章很想去,不想被外国人看不起,他毅然把翻译从船上拿下来,登上了船 。 如此坚强的性格,真像我们的总理俾斯麦,”此后,康纳德称李鸿章为东方俾斯麦,“东方俾斯麦”的名字从中国和德国流传开来 。
李鸿章在执行公务的空闲时间,想到去拜访长期亲近上帝的“铁血总理”俾斯麦 。 据说“东方俾斯麦”李鸿章要来汉堡 。 当地人走到路的两旁,停下来相见,希望能亲眼目睹东方强国的传奇总理,汉堡官商还为李鸿章一行准备了丰盛的宴席 。 俾斯麦也很高兴 。 他戴上威廉一世送给他的王冠,戴上十字勋章,穿着礼服,以最高的礼节为李鸿章的到来做准备 。
李鸿章和俾斯麦谈得很好,在双方的谈话中,李鸿章说他被称为“东方俾斯麦”,俾斯麦笑着说:“但我不想成为‘西方的李鸿章’!

有人说李鸿章是“东方俾斯麦”,为什么有这种说法? 东方俾斯麦——李鸿章
李鸿章被称为东方俾斯麦,有哪些事迹? 1896年3月,李鸿章以“钦差头等出使大臣”身份赴俄国庆贺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 。
事后又去德、法等国访问 。 到德国后,他拜会了德国前首相俾斯麦 。 寒暄之际,李鸿章得意地告诉俾斯麦:有人恭维自己是“东方俾斯麦” 。 俾斯麦听后,沉吟了一会儿,说:“法国人大约不会认为‘东方俾斯麦’是恭维语 。 ”当时德、法邦交不睦,李鸿章访德后的下一步行程是法国,所以俾斯麦才这样说 。 随后,俾斯麦又加了一句:“你是‘东方俾斯麦’,我自己却难望得到‘欧洲李鸿章’的称号 。 ”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肥东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
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 。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 。 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