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我国科学家发现最早类似藓类植物化石


日前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博士后、贵州大学教授杨瑞东领导的课题组 , 在贵州台江早-中寒武世凯里组发堀出的大量藻类化石中发现了类似藓类植物中华拟真藓(ParafunariasinensisYang) , 这些标本具有藓类植物典型的叶状体轮生现象、孢朔柄和复杂的根系特征 , 并确认这些似藓类植物化石生长在距今5.2亿年前(中寒武世) 。
据悉 , 高等植物的起源和演化是地球生命中的重大事件 。 古生物化石证据表明 , 最早的高等植物隐孢子化石在沙特阿拉伯中奥陶世(4.76亿年前)地层中被发现 , 最近 , 北美中寒武世地层中也发现了隐孢子的报道 。 而明确无误的最早陆生微管植物化石产在北欧的中奥陶世 , 玻利维亚和澳大利亚晚志留世 , 以及中国新疆北部的志留系最上部 , 在早志留世兰德维里上部(4.31亿年前)的中国贵州凤冈发现的黔羽枝(Pinnatiramosusqianensis)被认为是最早的高等植物化石 。
碳同位素13数据表明大约12亿年前亚气生灰岩中就有陆生植物存在的证据 。 分子古生物学认为 , 高等植物分异时间大约为12亿年前 。 很明显 , 古生物化石记录的时间比地球化学证据和分子古生物学推测高等植物出现时间晚得多 , 因此 , 古生物学家认为更古老的地层中有可能存在高等植物化石 , 依据这些认识 , 参与贵州台江中寒武世凯里生物群研究的杨瑞东教授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
【【植物】我国科学家发现最早类似藓类植物化石】

【植物】我国科学家发现最早类似藓类植物化石

文章插图

他们在研究中发现 , 早-中寒武世过渡时期 , 由于海平面下降 , 沿贵州东部三穗-台江-丹寨一带的台缘斜坡上沉积水体很浅并有岛屿状陆地存在 , 在这一浅水区域或岛屿状陆地周围和斜坡上部 , 生活着大量的动物和藻类生物 , 由于阵发性的快速沉积作用 , 大量的动物和藻类化石被埋藏保存 。
在被称为凯里生物群的动物和藻类化石中保存有近15个属的宏观藻类化石 。 凯里生物群的层位属于中寒武世最早期 , 处于Xingrenaspis-Oryctocephalus三叶虫带内 , 类似藓类植物化石就是产在凯里生物群中 , 化石产出层位正好位于中寒武世标准化石Oryctocephalusindicus首现层位之上1米处 , 因此 , 类似藓类植物化石时代属于中寒武世是可以肯定 。
在确认植物化石产出时间之后 , 他们进一步对这些化石进行了形态特征的研究辨认 。 这类型化石大约有10个 , 保存在泥岩中 , 化石与其它宏观藻类化石一样以碳质薄膜形式保存在泥岩层面上 , 化石保存完好 , 其叶状体轮生和叶脉都清晰 。 个别标本具有孢朔柄构造 。 由于它们具有的叶状体轮生、孢朔柄和复杂的根系特征最终被确认类似苔藓植物化石 。
在实验室工作中 , 他们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 发现该标本形态类似于现代葫芦藓(FunariahygrometricaHedw.) , 其叶片丛生或轮生 , 每个轮生叶片都是4片 , 具有叶肋 , 有须状假根等特征都相似 , 并有类似孢蒴柄和孢蒴的构造 , 而与藻类有明显的区别 。 因此 , 它可能是藓类植物的祖先 。 以前公认最早的苔藓植物化石是美国NewYork晚泥盆世Pallavicinites(=Hepaticites);类似苔藓植物Sporogonites产自早泥盆世;与苔藓植物有一定亲缘关系的Tortilicaulis产自晚志留世 。 我国早在五十年代就在云南曲靖泥盆系中发现类似于黑藓的古孢子体Sporogonitesyunnanense 。 最近 , 有关专家又在新疆上奥陶统(4.5亿年前)发现了类似藓类植物化石李氏塔里木藓Tarimialeei , 这类植物体直立丛生 , 高达2.8厘米以上 , 三列叶片在枝上螺旋排列 , 未见中肋 , 具有孢蒴和孢蒴柄 , 见有多次二分叉 。 这是以前报道的最古老的类似苔藓植物化石 。 因此 , 贵州发现的类似藓类植物――中华拟真藓化石的发现将藓类植物起源的化石记录向前推进了7千万年 。 它是目前科学界发现年代最早的类似藓类植物 , 它可能就是藓类植物最早的祖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