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代表大会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
公有制企业中职工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 是职工通过民主选举, 组成职工代表大会, 在企业内部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一种制度 。
它是中国基层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三者的利益关系, 在法律范围内行使职权, 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和主人翁地位, 调动职工积极性, 办好社会主义企业 。
相关如下
公司权力机构的性质
1.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会由全体股东构成, 各股东根据自己的出资额在股东会行使表决权, 出资额越多, 其表决权也越多, 也就越能在股东会上表达和通过自己的提议, 在投资额决定表决票数的情况下, 公司作为一种财产的集合体充分表现出资本民主的作用 。
2.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 在公司刚刚成立时, 参加股东大会的是发起人和私募股份的股东, 在此之后根据公司章程规定的条件参加股东会 。

职工代表大会

文章插图
一、职工代表的产生
(一)职工代表的条件及比例:
1.职工代表的条件:《职工代表大会条例》规定:按照法律规定享有政治权利的企业职工, 均可当选为职工代表 。 职工代表要具有一定的政治觉悟和政策水平;具有一定的业务技术知识和管理能力;做好本职工作, 有较强的责任感;关心集体、遵守纪律、联系群众、办事公正;在职工群众中具有一定的威信等 。 (企业职工包括进城务工人员);
2.职工代表的比例:《职工代表大会条例》规定:职工人数为1000-1500人的企业职工代表一般应为10%左右;超过1500人的企业可适当缩小比例;不足1000人的企业可适当增加比例;100人以下的企业一般实行职工大会制度, 职工工作地点分散或连续作业, 不便于召开职工大会的, 也可以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职工人数较少的企业, 职工代表不得少于30人;其中一线职工应占职工代表人数总数的50%以上;中层以上行政领导人员一般为职工代表总数的五分之一;女职工和青年职工代表的比例, 应与其在企业职工整体结构中的比例相适应 。
(二)职工代表的选举程序:
1.制定选举方案:根据企业的职工人数和行政单位的设置状况, 确定职工代表的总数及名额的分配办法, 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按班组或分厂、车间划分选区, 制定具体选举办法 。
2.进行宣传发动:企业工会要组织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要对职工(代表)大会的性质、意义和职权, 以及职工权利和义务等方面进行广泛的宣传, 使广大职工充分明确选举职工代表的重要性, 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来选好职工代表 。
3.推荐职工代表的侯选人:在组织宣传发动的基础上, 以选区为单位, 充分发扬民主, 积极推荐职工代表的候选人 。
4.直接选举职工代表:各选区按照分配的代表名额, 直接选举产生职工代表 。 选举的方式一般采用无记名方式差额选举(候选人应多于应选代表的20%;候选人获得参加选举人的过半数选票时, 方为有效), 也可用举手表决的方式 。 对厂级领导应分到选区, 以普通职工的身份参加选举(选举后的代表填写《第×届×次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登记表》) 。
5.职工代表资格的审查:由职工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小组)对选出的职工代表进行资格审查 。 审查的内容主要是:选出的职工代表是否是享有政治权利的本企业职工;选举过程中是否严格按照民主程序, 是否存在不正当的竞选行为等 。 对不符合规定的, 应取消其代表资格;对于审查合格后的予以公示, 公示后若无异议, 填写《代表花名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