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如何用万用表测量电容的好坏,用数字万用表测电解电容好坏( 三 )


如送电后保险仍熔断 , 则应退出故障电容器 , 而恢复对其余部分送电 。 如果在保险熔断的同时 , 断路器也跳闸 , 此时不可强送 。 须待上述检查完毕换好保险后再投入 。  
(3)电容器的断路器跳闸 , 而分路保险未断 , 应先对电容器放电三分钟后 , 再检查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力电缆及电容器外部等 。
若未发现异常 , 则可能是由于外部故障母线电压波动所致 。 经检查后 , 可以试投;否则 , 应进一步对保护全面的通电试验 。 通过以上的检查、试验 , 若仍找不出原因 , 则需按制度办事 , 对电容器逐渐进行试验 。 未查明原因之前 , 不得试投 。  
3、处理故障电容器时的安全事项 。 由于电容器的两极具有剩留残余电荷的特点 , 所以 , 首先应设法将其电荷放尽 , 否则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 处理故障电容器时 , 首先应拉开电容器组的断路器及其上下隔离开关 , 如采用熔断器保护 , 则应先取下熔丝管 。
此时 , 电容器组虽已经过放电电阻自行放电 , 但仍会有部分残余电荷 , 因此 , 必须进行人工放电 。 放电时 , 要先将接地线的接地端与接地网固定好 , 再用接地棒多次对电容器放电 , 直至无火花和放电声为止 , 最后将接地线固定好 。
同时 , 还应注意 , 电容器如果有内部断线、熔丝熔断或引线接触不良时 , 其两极间还可能会有残余电荷 , 而在自动放电或人工放电时 , 这些残余电荷是不会被放掉的 。
故运行或检修人员在接触故障电容器前 , 还应戴好绝缘手套 , 并用短路线短接故障电容器的两极以使其放电 。 另外 , 对采用串联接线方式的电容器还应单独进行放电 。 , 并可根据指针向右摆动的幅度大小估计出电容器的容量 。

怎样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电容的好坏? 1、用万用表电阻档检查电解电容器的好坏
电解电容器的两根引线有正、负之分 , 在检查它的好坏时 ,
对耐压较低的电解电容器(6V或
l0V) , 电阻档应放在R×100或
R×1K档 , 把红表笔接电容器的负端 , 黑表笔接正端 , 这时万用表指针将摆动 , 然后恢复到零位或零位附近 。 这样的电解电容器是好的 。 电解电容器的容量越大 , 充电时间越长 , 指针摆动得也越慢 。
2、用万用表判断电解电容器的正、负引线
一些耐压较低的电解电容器 , 如果正、负引线标志不清时 ,
可根据它的正接时漏电电流小(电阻值大) , 反接时漏电电流大的特性来判断 。 具体方法是:用红、黑表笔接触电容器的两引线 , 记住漏电电流(电阻值)的大小
(指针回摆并停下时所指示的阻值) , 然后把此电容器的正、负引线短接一下 , 将红、黑表笔对调后再测漏电电流 。 以漏电流小的示值为标准进行判断 , 与黑表笔接触的那根引线是电解电容器的正端 。 这种方法对本身漏电流小的电解电容器 , 则比较难于区别其的极性 。
3、用万用表检查可变电容器
可变电容有一组定片和一组动片 。 用万用表电阻档可检查它动、定片之间有否碰片 , 用红、黑表笔分别接动片和定片 , 旋转轴柄 , 电表指针不动 , 说明动、定片之间无短路(碰片)处;若指针摆动 , 说明电容器有短路的地方 。
4、用万用表电阻档粗略鉴别5000PF以上容量电容的好坏
用万用表电阻档可大致鉴别5000PF以上电容器的好坏(5000PF以下者只能判断电容器内部是否被击穿) 。 检查时把电阻档量程放在量程高档值 , 两表笔分别与电容器两端接触 , 这时指针快速的摆动一下然后复原 , 反向连接 , 摆动的幅度比第一次更大 , 而后又复原 。 这样的电容器是好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