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大全】圆籽荷


圆籽荷 ApterospermaoblataH.T.Chang山茶科THEACEAE

【花卉大全】圆籽荷

文章插图
现状稀有种 。 圆籽荷是和木荷属较为接近的一个单种属 , 是60年代在广东阳春县河尾山发现的 。 目前原产地的森森已完全被破坏 , 难于代到该植物 。 但圆籽荷也曾在广东信宜与广西桂平发现 , 惟分布范围秀窄 , 居群稀少 。
形态特征常绿小乔木 , 嫩枝有柔毛 。 叶革质 , 窄长圆形 , 长6~10厘米 , 边缘有钝锯齿;叶柄长3~6毫米 。 花两性 , 淡黄色 , 直径1.5厘米 , 5~9朵生于嫩枝顶 , 排成总状花序 , 花梗长4~6毫米;萼片5 , 长药4毫米 , 倒卵形;花瓣5 , 长约7毫米 , 基部连生;雄蕊排成两轮 , 比花瓣短 , 花丝扁平 , 花药基部叉开;子房5室 , 每室3~4个胚珠 , 花柱缺 , 柱头5裂 。 蒴果扁球形 , 直径约1厘米 , 5瓣裂 , 中轴长4~5毫米;种子圆肾形 , 无翅 。
地理分布产广东阳春八甲、河尾山及三叉河一带和信宜悬县龙观木坪 , 亦见于广西桂平太平山 , 零星分布于海拔600米以下的阔叶林中 。
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分布区位于我国南亚热带东部湿润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 , 年平均温21℃以上 , 夏季长达6个月 , 没有冬季 , 最冷月平均温12~13℃以上 , 极端最低温只在大寒潮南侵年份 , 才出现0℃以下低温;年雨量1500~1900毫米 , 雨季可长达6~7个月;空气湿度大 , 年平均相对湿度80%以上 , 干湿季不大分明 。 为阴性中 , 在上层乔木的荫蔽下才能政党生长发育 , 并进行天然更新 , 因此常随森林环境的破坏而消亡 。 喜生于富含腐殖质的赤红壤 。 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 。 散生于季风常绿阔叶林中 , 为小乔木层的罕见各 , 上层乔木有红锥CastanopsishystrixA.DC.、壳菜果MytilarialaosensisLec.、山杜英ElaeocarpussylvestrisPoir.、黑咀蒲桃SyzygiumcuminiSkeels和厚壳桂CryptocaryachinensisHemsl.等 。 花期4~5月 , 果实10~11月成熟 。
保护价值圆籽荷是山茶科山茶亚科木荷族的一个单种属 。 它和木荷属Schima非常接近 , 但花小 , 排成总状花序 , 雄蕊仅有两轮 , 无花柱 , 种子无翅 。 在系统分类上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
保护措施【【花卉大全】圆籽荷】广西桂平太平山还残存有成片的季风常绿阔叶林 , 已划为自然保护区 , 应健全机构 , 将圆籽荷列为重点保护对象 。 对阳春、信宜等产区宜深入调查 , 如发现有种残留的植株 , 也应加以保护 , 促进天然更新 , 并就地采种育苗 , 进行人工繁殖 。
栽培要点圆籽荷未经人工栽培 , 可参照木荷的育苗办法试行繁殖 , 苗期宜遮荫 , 并以林冠下造林为好 , 或和速生树种营造混交林 , 有利于对它庇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