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雪花】【认识蓝雪花】蓝雪花简介


【蓝雪花】【认识蓝雪花】蓝雪花简介

文章插图

一、蓝雪花简介蓝雪花 , 别名:蓝花丹、蓝雪丹、蓝花矶松、蓝茉莉 , 拉丁文名Ceratostigma plumbaginoides 白花丹科、蓝雪花属植物 , 原产于南非 , 又名蓝花丹、蓝雪丹、蓝花矶松、蓝茉莉等 , 属于白花丹科白花丹属多年生常绿灌木 。
二、蓝雪花的分布与生长习性蓝雪花的分布:我国特产 。 主要分布于河南境内(鸡公山、伏牛山、太行山) , 北沿太行山(山西)至北京 , 东至江苏(徐州)、上海与浙江舟山群岛(衢山);[1]蓝雪花原产南非 。 现各地栽培 , 中国南方不少地方用它作为露地栽培 , 而在北方需要在温室内栽培 。
蓝雪花生长习性:蓝雪花生于浅山山麓和平地上 。 性喜温暖 , 不耐寒冷 , 在华北及其他温带地区 , 作温客观存在花卉栽培 , 生长适温25℃ , 喜光照 , 稍耐荫 , 不宜在烈日下暴晒 , 要求湿润环境 , 干燥对其生长不利 , 不耐干旱 , 宜在富含腐殖质 , 排水畅通的砂壤土上生长 。
三、蓝雪花的植物形态蓝雪花为多年生直立草本 , 通常高约20-30(60)厘米 , 每年由地下茎上端接近地面的几个节上生出数条更新枝成为地上茎 。 地下茎分枝多 , 直径约2-3毫米 , 节上有一红褐至褐色鳞片 , 鳞片卵形而基部抱茎 。 地上茎细弱(常较地下茎为细) , 不分枝或分枝 , 茎枝基部无芽鳞 , 沿节多少呈之字形曲折 , 略有棱或在上部节间兼有较为明显的沟 , 枝上部的棱上有稀少硬毛 , 被细小钙质颗粒 。 叶宽卵形或倒卵形 , 长(2)4-6(10)厘米 , 宽(0.8)2-3(5.3)厘米 , 枝两端者较小 , 先端渐尖或偶而钝圆 , 基部骤窄而后渐狭或仅为渐狭 , 除边缘外两面无毛或近无毛 , 常有细小钙质颗粒 。 花序生于枝端和上部1-3节叶腋的短柄上 , 基部紧托有1片披针形至长圆形的叶 , 含(1-5)15-30枚或更多的花 , 花期中经常有1-5花开放;苞片长6.5-8毫米 , 宽3-3.5毫米 , 长卵形 , 先端渐尖成一短细尖 , 小苞长8-9.5毫米 , 宽3-3.5毫米 , 狭长圆形至狭长卵形 , 先端有细尖;萼长(12)13-15(18)毫米 , 中部直径约1.5-2毫米 , 沿脉有稀少长硬毛 , 裂片长约2毫米;花冠长25-28毫米 , 筒部紫红色 , 裂片蓝色 , 倒三角形 , 长8毫米 , 先端宽达8毫米 , 顶缘浅凹而沿中脉伸出一窄三角形的短尖;花丝略伸于花冠喉部之外 , 花药长约2毫米 , 蓝色;子房椭圆形 , 花柱异长 , 短柱型的柱头不外露 , 长柱型的柱头伸于花药之上 。 蒴果椭圆状卵形 , 淡黄褐色 , 长约6毫米;种子红褐色 , 粗糙 , 有棱 , 先端约1/3渐细成喙 。
四、蓝雪花的繁殖方法蓝雪花为繁殖方法为多采用扦插、分株法繁殖 , 也可播种繁殖 。
【【蓝雪花】【认识蓝雪花】蓝雪花简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