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测不准关系是谁提出的


不确定性原理是谁提出来的? 测不准原理(the Uncertainty principle) 由 量子力学创始人 海森堡 (Heisenberg)提出 。 该原理揭示了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规律:粒子在客观上不能同时具有确定的坐标位置及相应的动量 。 如果微观粒子的位置的不确定范围是 Δp,同时测得的微粒的动量的不确定范围是 Δq 。 Δp与Δq的乘积总是大于 hbar/2 。 这里 hbar = h/2π,h 为普朗克(Plank) 常数 。
测不准原来来源于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是微观粒子的基本属性,所谓的测不准与测量仪器的精度无关 。 测不准原理 现也通常被称作 不确定关系 。

可能上面的说法比较专业,因为他是基于微观世界,也就是量子学说来的 。 其实在现实中也是遵循测不准原理的,只是可以忽略不计而已 。 如:一颗子弹射击出去,他的靶点不是固定在一个点上,而是在一个范围内(约10的-7次方米的一个范围内),在这个范围内,是不能确定 。 这个就是测不准原理 。
因为现实世界中,物体都比较大,速度也慢,所以测不准原理基本是没有什么用的,因为测不准范围很小 。 只有微观世界才有用 。

海森伯在创立矩阵力学时,对形象化的图象采取否定态度 。 但他在表述中仍然需要“坐标”、“速度”之类的词汇,当然这些词汇已经不再等同于经典理论中的那些词汇 。 可是,究竟应该怎样理解这些词汇新的物理意义呢?海森伯抓住云室实验中观察电子径迹的问题进行思考 。 他试图用矩阵力学为电子径迹作出数学表述,可是没有成功 。 这使海森伯陷入困境 。 他反复考虑,意识到关键在于电子轨道的提法本身有问题 。 人们看到的径迹并不是电子的真正轨道,而是水滴串形成的雾迹,水滴远比电子大,所以人们也许只能观察到一系列电子的不确定的位置,而不是电子的准确轨道 。 因此,在量子力学中,一个电子只能以一定的不确定性处于某一位置,同时也只能以一定的不确定性具有某一速度 。 可以把这些不确定性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但不能等于零 。 这就是海森伯对不确定性最初的思考 。 据海森伯晚年回忆,爱因斯坦1926年的一次谈话启发了他 。 爱因斯坦和海森伯讨论可不可以考虑电子轨道时,曾质问过海森伯:“难道说你是认真相信只有可观察量才应当进入物理理论吗?”对此海森伯答复说:“你处理相对论不正是这样的吗?你曾强调过绝对时间是不许可的,仅仅是因为绝对时间是不能被观察的 。 ”爱因斯坦承认这一点,但是又说:“一个人把实际观察到的东西记在心里,会有启发性帮助的……在原则上试图单靠可观察量来建立理论,那是完全错误的 。 实际上恰恰相反,是理论决定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东西……只有理论,即只有关于自然规律的知识,才能使我们从感觉印象推论出基本现象 。 ”

海森伯在1927年的论文一开头就说:“如果谁想要阐明‘一个物体的位置’(例如一个电子的位置)这个短语的意义,那么他就要描述一个能够测量‘电子位置’的实验,否则这个短语就根本没有意义 。 ”海森伯在谈到诸如位置与动量,或能量与时间这样一些正则共轭量的不确定关系时,说:“这种不确定性正是量子力学中出现统计关系的根本原因 。 ”

海森伯测不准原理是通过一些实验来论证的 。 设想用一个γ射线显微镜来观察一个电子的坐标,因为γ射线显微镜的分辨本领受到波长λ的限制,所用光的波长λ越短,显微镜的分辨率越高,从而测定电子坐标不确定的程度△q就越小,所以△q∝λ 。 但另一方面,光照射到电子,可以看成是光量子和电子的碰撞,波长λ越短,光量子的动量就越大,所以有△p∝1/λ 。 经过一番推理计算,海森伯得出:△q△p=h/4π 。 海森伯写道:“在位置被测定的一瞬,即当光子正被电子偏转时,电子的动量发生一个不连续的变化,因此,在确知电子位置的瞬间,关于它的动量我们就只能知道相应于其不连续变化的大小的程度 。 于是,位置测定得越准确,动量的测定就越不准确,反之亦然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