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需要注意什么原则?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季天气转暖, 自然界的阳气开始生发, 同时人体内的阳气也开始生发, 因此, 春天养生应注意保护阳气 。 那么春捂需要注意什么原则?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
 暴怒和忧郁都会伤身, 因此要保持心胸开阔、乐观向上、心境恬淡 。 饮食上最好多吃些扶助阳气的食物, 比如面粉、红枣、花生等辛温类食物;新鲜蔬菜如春笋、菠菜等可以补充维生素;酸性食物要少吃, 油腻、生冷、黏硬食物最好不吃 。 体质过敏, 易患花粉过敏、荨麻疹、皮肤病者, 应禁食如羊肉、蟹之类易过敏的食品, 羊肉虽然可以补阳气, 但是容易过敏的人还是要少吃为妙 。 那么用什么来补阳气呢?韭菜就是这个季节最好的选择 。

春捂需要注意什么原则?

文章插图

《本草纲目》中记载, 韭菜辛、温、无毒, 有健胃、温暖作用, 常常用于补肾阳虚、精关不固等 。 经常食用韭菜粥可助阳缓下、补中通络 。 适合背寒气虚、腰膝酸冷者食用 。 用韭菜熬粥, 既暖脾胃, 又可助阳 。 除了食补养阳以外, 春季要保持阳气生发, 还要注意时刻保暖 。 俗话说“春捂秋冻” 。 “二月休把棉衣撇, 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 再把棉衣送”, 这些说法对于养生保健来说并不够全面 。 首先要把握时机 。 医疗气象学家发现, 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 。 比如感冒、消化不良, 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 。 而青光眼、心肌梗死、中风等, 在冷空气过境时也会骤然增加 。 因此, “捂”的最佳时机, 应该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24~48小时 。
注意这样一个温度临界点——15℃ 。 研究表明, 对于多数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而需要春捂者来说, 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 。 也就是说, 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 则春捂可以结束了 。
另外需要注意温差, 当日夜温差大于8℃时, 春捂就是必不可少的 。 春天的气温, 前一天还是春风和煦、春暖花开, 转眼间就有可能寒流涌动, 让你回味冬日的肃杀 。 面对孩儿脸似的春天, 你得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 。
【春捂需要注意什么原则?】而捂着的衣衫, 随着气温回升总要减下来, 但若减得太快, 就可能出现“一向单衫耐得冻, 乍脱棉衣冻成病”的情况 。 因为你没捂到位 。 医学家发现, 天气转冷需要加衣御寒, 即使此后气温回升了, 也得再捂7天左右, 减得过快有可能冻出病来 。 所以, 春捂7~14天比较合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