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如何教拼音,怎么才能教好拼音


如何教孩子学拼音技巧      一 语言激发式
         教师在教学汉语拼音的第一节课上,应先和学生谈谈学习汉语拼音的好处,使学生懂得,学会了汉语拼音就可以用它来识字,能读很多书,学到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 。 这时教师可一边说一边拿出一些生字卡片和图书给学生看或读给学生听,告诉他们学会汉语拼音就会识字,可以阅读许多有趣的图书 。 学好了汉语拼音,还可以帮助我们说好标准的普通话,长大后,我们可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学习和工作 。 话虽不多,但激发了他们急于学习汉语拼音的热情,从小立下远大的志向 。
         二 比读竞争式
         在教学汉语拼音声、韵母时,可组织学生一个一个地轮读或一组一组地轮读,比一比、赛一赛,看谁、看哪个组读得正确、读得流利 。 这时学生就会在愉快的竞赛活动中,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最好的成绩 。 有的学生一时达不到要求,教师可鼓励别的学生帮助他 。 这样你追我赶地天天练读拼音字母,不但能把拼音字母读得正确、流利,而且也为今后朗读课文、回答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 经常这样做,还会在班级里形成互相帮助、力求上进的好风气,对推动学习有积极的作用 。
         三 歌诀描述式
         要使一年级学生正确无误地掌握读音、字形,是汉语拼音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 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常常会把b、d,p、q,m、n,f、t,等形状相似的声母混淆起来,不是把b读成(或写成)d,就是f读成(或写成)t 。 为了帮助学生克服掌握读音、字形的困难,在教学中我自编了一些有趣的歌诀,描述给学生听记,使学生很快地就掌握了读音和字形特征 。
         如,“小姐姐爱唱歌,张大嘴巴a a a”,“清晨公鸡要打鸣,圆圆嘴巴o o o” 。
         如,两个门洞m m m,一个门洞n n n,上面伞柄f f f,下面伞柄t t t 。
         如,讲到“b”的字形时,说“小姐姐听广播,右下半圆b b b” 。 学到声母“p”时,我问“你准备怎么记住p的样子呀?”一名学生在我的启发下学着编了句儿歌“小弟弟爬山坡,右上半圆p p p 。 左下半圆是什么呢?“d d d”,左上半圆又是什么呢?“q q q”等等 。
         四 玩玩做做式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游戏是儿童参与率、合作率较高的一种行为方式 。 在汉语拼音教学中,只要运用得当,游戏方式是一种学习效率较高的方法 。
如何教好拼音? 汉语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 。 汉语拼音学得如何,对于以后的学习语文知识有着直接的影响 。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在拼音教学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让我谈谈如何做好一年级拼音教学工作 。
一、鉴于拼音符号抽象枯燥的特点,教师如果不为刚刚进校的一年级孩子在头脑中建起一座抽象符号与具体事物之间的桥梁,那么,拼音将有可能成为孩子学习上第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这对于保护他们刚刚萌发的学习兴趣与信心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我认为应让拼音教学生活化,即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提炼出对拼音符号的认同、理解 。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拼音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地为儿童创设一种语言环境,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用带调音节组词或者说一两句简单的话,赋予音节以意义 。 例如:在教“m”这个字母时,我请三个孩子气上台来站在一起组成“m”的形状,然后让学生把观察到的用一两句话说出来 。 学生们有的说:“像个城门”:有的说:“像两个桥洞”;由此可见,当字母仅仅作为符号单独存在时,它对学生是没有意义的,而没有意义的识记又是非常困难的 。 可一旦把音节放在具体的环境中,让它与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就不仅能引起儿童的注意和学习兴趣,更关键的是在强化音节教学的同时,又能够发展学生的语言智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