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知识|宝宝多久长牙,宝宝一个月长牙正常吗


婴儿的长牙期是多久?宝宝出牙有什么特征呢?一般宝宝出牙的时间因人而异 , 出牙早的宝宝第一颗牙可能在3个月就开始长牙了 , 晚的宝宝可能到一岁才出牙 , 大部分宝宝的第一颗牙是在4-10个左右开始萌牙 。
宝宝这个阶段长的牙齿叫做 乳牙 , 牙胚在胎儿期就已经生成 , 宝宝出生后根据宝宝的体质、营养、性别等因素会陆续萌出 , 在宝宝2-3岁时全部长齐 , 等到宝宝5-6岁时开始换牙 , 乳牙换为恒牙 。
一般认为1岁以内长出第一颗牙都属于正常 , 但如果宝宝1岁以后还没有长牙 , 就需要找专业医生检查了 。
另外 , 宝宝出牙的顺序和时间有一定的规律 , 一般左右同名牙对称萌出 , 同一位置的下牙萌出会早于上牙 。
宝宝出牙的顺序大概是这样的:

4-9个月:下齿2颗中切牙(正门牙) , 跟着上齿长出2颗中切牙(正门牙);
6-12个月:上齿长出2颗侧切牙(外面门牙) , 然后下齿长2颗侧切牙(外侧门牙);
12-18个月:先后在上下齿长出第一乳磨牙;
16-24个月:先后在上下齿长出单尖牙(犬牙);
20-30个月:长出上、下齿各2颗第二乳磨牙 , 直到20颗乳牙全部长齐 。

宝宝出牙期间有哪些“特殊表现”呢?
不同的宝宝出牙时的表现也可能不同 , 不过 常见的表现有:如食欲不振 , 口水增多 , 吃手、咬东西 , 咬乳头或奶嘴 , 烦躁哭闹 , 轻微发烧(一般不超过38.5℃) , 大小便增多 , 总拉扯出牙一侧的耳朵等 。
如果家长观察到正处于出牙期的宝宝有这些表现 , 可以再看下宝宝的嘴巴里面 , 主要是观察牙龈:看有无红肿的表现 , 甚至有些已经可以看到“已萌出的一点小白白” , 那就是宝宝的乳牙啦!
单纯的上面这些表现都是正常的“出牙期轻度反应” , 家长们不必要担心;但若是这些反应持续很久或加重 , 亦或是出现了其他令家长担心的情况时 , 就要去找医生检查 。
宝宝出牙期间 , 家长要注意些什么?
1. 出牙期间做好口腔周围皮肤的护理
宝宝出牙时流的口水会比较多 , 妈妈们要及时帮助宝宝擦干净流出来的口水 , 还用经常用温水给宝宝清洗嘴巴周围 , 避免因长时间刺激刺的红肿破皮 , 清洗后可以涂抹点宝宝润肤霜 。
最好能给宝宝戴个口水巾 , 一来避免口水流到衣服上弄脏衣服总得换 , 二来也可以避免过多的口水流到脖子上 , 引起皮肤溃烂 。
2. 出牙期间注意帮助宝宝缓解“出牙痛”
比如用洗干净的手指按摩宝宝的牙龈 , 也可以使用磨牙棒、咬胶玩具等辅助工具帮宝宝缓解不适;6个月以上或已添加辅食的宝宝还可以吃磨牙饼干等 。
3. 出牙期间要注意口腔卫生
宝宝开始出牙 , 就要开始注意口腔卫生了 , 如可以每天早晚用棉签沾点温水帮宝宝清洗一下牙床 , 或者宝宝吃奶后再给宝宝喝点温开水 , 这样是可以保护乳牙 , 预防龋齿的 。
另外 , 就是这个阶段宝宝可能“逮什么咬什么” , 衣服、玩具或是大人的食物等 , 那家长就要注意避免宝宝去咬那些很硬的东西 , 也不可以用甜食哄宝宝吃 , 可以给宝宝买磨牙棒或磨牙饼干 , 但是需要注意磨牙玩具要经常消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