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优质干面南瓜栽培技术


优质干面南瓜栽培技术优质干面南瓜栽培技术 干、面、甜优质南瓜是近几年推出的一些新品种,由于品质佳、适口性,好得到人们的普遍青睐 。 目前“南瓜热”在逐步升温,因此抓住时机选好品种,适当种植南瓜也是调整种植结构帮助农民致富的一条捷径 。 种好南瓜要抓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选好品种
目前推广的优质南瓜品种有中国南瓜和印度南瓜两大种类 。 中国南瓜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尤其是耐热性明显优于印度南瓜,在保护地栽培和露地栽培均可 。 优良的代表品种有蜜本和黄狼南瓜 。 目前市场上大量销售的长形大肚的干、面、甜优质南瓜多为蜜本南瓜 。 近几年由国外引进或一些科研单位培育的品种多数为圆形的印度南瓜,外观和品质尚好,多数属于果梗基部不膨大的笋瓜类型 。 优良品种有锦栗、东升、吉祥1号等 。 因该类型南瓜抗热性差,抗病能力弱,一旦进入高温季节就会出现花叶、蕨叶症状,难以坐瓜 。 因此,该类型南瓜只适宜在保护条件下进行提早栽培,高温前要收获 。
适期播种
南瓜可采用保护地栽培和露地栽培 。 不论是哪种栽培方式,均应采用营养钵育苗,在3~4叶时定植 。 这样既可节省种子,又能在人为保护下育成壮苗 。 一般大棚、中拱棚栽培于2月中旬在温室育苗,即于3月中旬定植 。 若用2~3层覆盖可提早到3月初定植,切勿盲目提早 。 露地栽培可于3月中旬中拱棚育苗,4月中旬晚霜过后定植 。 秋季栽培可于7月在防虫网保护下进行营养钵育苗,苗期不能干旱也不能水淹 。 夏季育苗关键是防止其感染病毒病 。
催芽
将种子在25℃~30℃水中浸6~8小时,捞出后充分搓洗,擦去种皮上的水,然后在潮湿的干净布上薄薄地撒一层,卷包后置于一塑料袋中保湿,后装入贴身的口袋中保温催芽 。 24~36小时即可陆续出芽,24小时后隔5~6小时打开种子包检查1次,把已出芽的种子拣出,并用湿布包住放在阴凉处,待芽子出齐后再一起播种 。
播种
采用10厘米×10厘米营养钵育苗 。 营养土取自大田,每立方土掺腐熟有机肥300公斤、磷肥3~4公斤,充分混匀后浇透水即可播种,每钵放一粒已出芽种子,然后覆过筛细土一指厚 。 播后应在营养钵上平铺一层薄膜以保湿增温促进出苗 。 出苗后及时撤去薄膜 。
【【栽培】优质干面南瓜栽培技术】 苗床管理
播后封严薄膜增温,夜间加盖草苫保温 。 出苗期间床温白天保持在28℃~30℃,夜间不低于20℃ 。 要求两天顶土,3~4天出苗最为理想 。 若出苗期延长说明温度较低,需想法采取增温措施 。 苗齐并子叶展平后床温白天保持在22℃~24℃,夜间保持在12℃~13℃,防止其旺长形成徒长的高脚苗 。 当真叶出现时,白天床温可保持在25℃~26℃,夜间保持在10℃~12℃,以促进雌花形成,早坐瓜 。 在育苗期间可根据土壤墒情浇水2~3次 。 当苗有3~4片叶时即可定植 。
定植
南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通透性强的壤土为好 。 底肥以有机肥为主,不要施氮肥,防止秧子长势过旺推迟坐瓜时间 。 施肥后深犁20~30厘米,耙平做成宽70厘米的小畦或宽130厘米的大畦,株距按60~65厘米挖穴或开沟,栽苗并随即浇水,亩栽苗500余株(三蔓式),如采用多蔓式(三蔓以上)亩栽苗250~400株 。 在棚内搭架栽培每亩可栽800株 。 总之,密度要根据品种特性和留蔓多少来决定 。
植株调整
南瓜分枝力强,尤其是氮肥较充足的地块 。 如任其生长,枝叶过分繁茂出现旺长易推迟结瓜 。 调整的目的是使蔓叶在田间有一个合理的分布,让叶片之间减少遮挡,叶叶都能充分见光,达到结果与长叶平衡的目的 。 (一)留蔓 。 留蔓方式有单蔓式、双蔓式、三蔓式、四蔓式乃至不整枝的放任多蔓式(适宜肥水差的瘠薄地上使用),通常三蔓式应用最为普遍 。 这里应当提醒的是不论采用哪种留蔓方式,在坐瓜前所留蔓上再出现的侧枝要及时去掉,以免影响其坐瓜 。 (二)压蔓 。 压蔓目的在于通过人为整理,使每条蔓在田间都占有一个合理空间,防止因刮风造成滚蔓 。 压蔓时要把蔓拉直、理顺,每隔50厘米挖一长7~8厘米、深3~4厘米的长条坑,把蔓埋入一小段用土压住,也可用树条折成V字形卡住蔓,倒插入土中固定茎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