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方法】耧斗菜的种植方法


【种植方法】耧斗菜的种植方法

文章插图

耧斗菜别称猫爪花, 为毛茛科耧斗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原产于欧洲和北美, 花姿娇小玲珑, 花色明快, 适应性强, 适宜成片植于草坪上、密林下, 也宜洼地、溪边等潮湿处作地被覆盖, 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耧斗菜的种植方法吧!
【种植方法】耧斗菜的种植方法

文章插图

耧斗菜的生长习性
耧斗菜根肥大, 圆柱形, 粗达1.5厘米, 简单或有少数分枝, 外皮黑褐色 。 根出叶, 叶表面有光泽, 背面有茸毛, 在6、7月间开花, 通常深蓝紫色或白色, 常生于海拔200~2300米的山地路旁、河边或潮湿草地 。 性喜凉爽气候, 忌夏季高温曝晒, 性强健而耐寒, 喜富含腐殖质、湿润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 。
【种植方法】耧斗菜的种植方法

文章插图

耧斗菜的繁殖方法
1、播种:耧斗菜播种最好于种子成熟后立即盆播, 为了调整耧斗菜的休眠期, 种子采收后立即播种 。 施足底肥, 耙细整平, 做好苗床, 浇足底水, 把种子均匀播在苗床上面, 用三合土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度 。 保持畦面湿润, 湿度过大会引起烂种, 140天出苗 。
2、分株:耧斗菜分株在8~9月进行, 先将植株上部的枝叶剪去, 保留生长点较低矮的萌芽, 然后将植株挖起, 抖落土壤, 按主根自然分开种植即可 。 如主根衰老即应剔除, 务使萌芽基部带有部分根颈, 然后扦插在沙床上, 待生根后另行种植, 扦插苗第二年就能开花 。
【种植方法】耧斗菜的种植方法

文章插图

耧斗菜的种植方法
1、上盆:耧斗菜萌芽后5至6周, 可用3至4厘米口径的穴盘进行移植, 再过5至6周后蓝花耧斗菜可用10至15厘米的花盆移植上盆, 扇形耧斗菜可用7至11厘米的花盆移植上盆, 杂交耧斗菜可用11至16厘米的花盆移植上盆 。 两次移植对植株的品质有利 。
2、介质:耧斗菜栽培基质需排水良好, 基质中泥土含量为15%左右, 可加入15%左右的有机物质(如木质纤维、树皮), 每立方米基质中施加1至1.5千克的完全平衡肥, 及1至2千克的缓释肥、铁螯合物、微量营养元素, pH值宜为5.5至6.2 。
3、光照:耧斗菜属中长日照植物 。 保持高光水平 。 盆栽品种在冬季和春季都需补光, 有利于提高植株的品质 。 1月中旬需在长日照(16小时)及持续补光(30000至40000勒克斯)的条件下生长, 温度保持在12℃ 。
4、温度:耧斗菜生育适温为14℃至16℃ 。 根部形成后降温到8℃至10℃ 。 温度改变可提高植株的品质 。 春季幼苗开始在15℃至18℃的温度下生长6至7周 。 10℃至12℃的温度将延长栽培时间 。 避免高温且弱光照条件 。
5、施肥:耧斗菜需肥量中等, 可喷施浓度为130ppm至150ppm的氮钾平衡肥, 每周一次 。 避免高铵和高氮水平 。 9月中旬以后不能施肥 。 蓝花耧斗菜及扇形耧斗菜春季可开始喷施100ppm至150ppm的完全平衡氮肥, 而杂交耧斗菜春季可开始喷施100ppm至150ppm的氮钾平衡氮肥 。
【种植方法】耧斗菜的种植方法

文章插图

耧斗菜的病虫防治
1、花叶病
【症状】全株发病, 叶呈花叶症状, 叶面皱缩、畸形 。
【防治】加强栽培管理, 科学施肥, 重施有机肥, 多用复合肥, 增施磷钾肥, 忌偏施氮肥, 以改善植株营养条件, 提高其抗病毒, 疏松土壤有利于植株根系发育, 及时铲除田间杂草, 清除传染源, 及早防治蚜虫, 消灭传毒媒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