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自行车健身的误区有哪些? 骑自行车锻炼带来的三大效应

骑自行车是一种很好的户外健身方式,如果训练得当其减脂效果是非常不错的 。 如今,随着低碳、环保等观念的倡导,不少久坐办公室的人们,不开汽车改骑自行车 。 自行车运动贴近于大自然,能有效改善人体的心肺功能和各项生理机能,提高身体素质,是一项非常有益的健身活动 。
由于年龄、身体素质、骑行技术、场地条件等因素的限制,适合于群众健身的自行车运动一般限于公路自行车、山地自行车以及在室内的固定自行车 。 公路自行车运动难度不大,速度灵活掌握,适合人群广泛,老少皆宜;山地自行车运动孕育着风险和刺激,运动强度较大,是适于年轻人的运动;室内的固定自行车简洁方便,危险性小,适于城市白领等相关人群进行锻炼 。
现如今骑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是别小看了骑自行车,把它当做一种运动方式可从中获得三大效应:
1、健康效应
【骑自行车健身的误区有哪些? 骑自行车锻炼带来的三大效应】能预防大脑老化,提高神经系统的敏捷性 。 现代运动医学研究结果表明,骑自行车是异侧支配运动,两腿交替蹬踏可使左、右侧大脑功能同时得以开发,防止其早衰及偏废 。 蹬自行车会使血液循环加速,让大脑摄入更多的养分,保持思维清晰 。 能预防心血管疾病 。 相关研究证明,每天骑自行车四英里(约6.4公里)的人,比不经常锻炼的人,患心脏冠状动脉疾病的几率低50%,身体健康状况要年轻十岁 。 根据国际有关委员会的调查统计,在世界上各种不同职业人员中,以邮递员的寿命最长,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在传递信件时常骑自行车的缘故 。
2、娱乐效应
自行车运动能分泌一种荷尔蒙,这种荷尔蒙使你心胸开朗、精神愉快 。 自行车运动是群体活动,骑行和休息时的互相交流和攀谈,遇到困难时互相协作帮助,到达终点时共同分享胜利的喜悦,能使人忘记疲劳和烦恼,心情更加舒畅,人际关系更加融洽 。 骑行的过程既领略了沿途美丽的自然风景,又能休闲娱乐、放松心情,更迎合了当下最时尚的低碳环保自由行的风尚 。
3、锻炼效应
骑自行车运动对内脏器官的耐力锻炼效果与游泳和跑步相同 。 此项运动不仅使下肢髋、膝、踝3对关节和26对肌肉受益,而且还可使颈、背、臂、腹、腰、腹股沟、臀部等处的肌肉、关节、韧带也得到相应的锻炼 。 能有效增强心肺功能,锻炼下肢肌力和提高全身各部位的生理机能水平 。 对患有关节炎、体重过大或单纯的身体状况不佳等人群都很有益处 。 另外,骑自行车使锻炼者消耗较多的热量,可收到显着的减肥效果 。
骑自行车应该是我们很熟悉的一种交通工具,但是现在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将单车变成了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运动方式 。 骑单车对身体有非常大的好处,不仅仅可以减肥,还能够预防很多的疾病 。 而且单车是一种非常有好处的有氧运动 。 但是,骑自行车外出也要注意一些事项:
1、姿势
错误的骑车姿势不仅影响锻炼效果,而且很容易对身体造成损伤 。 比如双腿向外撇、点头哈腰等都是不正确的姿势 。 正确的姿势是:身体稍前倾,两臂伸直,腹部收紧,采用腹式呼吸方法,两腿和车的横梁平行,膝、髋关节保持协调,注意把握骑行节奏 。
2、动作
一般人认为,所谓的蹬踏就是脚往下踩,车轮转起来就行 。 其实,正确的蹬踏应该包括:踩、拉、提、推4个连贯的动作 。 脚掌先向下踩,小腿再向后收缩回拉,再向上提,最后往前推,这样正好完成一圈蹬踏 。 如此有节奏地蹬踏,不仅节省力气还能够提高速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