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南方玉米种子越夏贮藏技术


南方玉米种子越夏贮藏技术南方玉米种子越夏贮藏技术 南方各地的夏收早玉米 , 应注意种子水分 , 只有充分干燥的种子才能安全度过炎夏高温期 。 杂交玉米种子经济价值较高 , 每年过剩种子如转为商品粮 , 降价销售 , 会造成经济损失 , 如能通过有效种子贮藏管理措施 , 保持良好的种子生活力和活力 , 以供翌年播种 , 就可减少损失和满足生产用种 。 玉米种子越夏贮藏的关键是做好“低温、干燥、密闭” 。
(1)“低温”的要求是7、8、9月高温多湿的季节采取合理通风的办法 , 使仓温不高于25℃ , 种温不高于22℃ 。 种子是热不良导体 , 种温不会随外界温度变化而迅速改变 。 在6月底以前温度上升的时候不轻易开仓 , 以免热空气进入仓内 , 提高仓温 。 发现种子含水量超过越夏种子贮藏安全标准(玉米小于12%) , 也只能通过春前低温季节的低湿度空气通风和仓内除湿等措施来降低种子含水量 , 以防高温季节晒种种温提高 。 7、8、9这3个月 , 虽系高温季节 , 但也有晴、雨、阴、早、中、晚的气温差异之别 , 此期的通风主要是以降温为目的的通风 , 多采用阴天或晴天的傍晚 , 以排风扇、电动鼓风机等机械进行强力通风 , 迅速降低仓温 。 种温是影响种子呼吸强度的重要因素 , 仓贮期控制好种温是重要的一环 。 当然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将越夏玉米放在低温仓库贮藏 。
(2)“干燥”是指严格控制越夏种子水分 。 整个贮藏期要保证种子水分的变化在安全水分范围内 , 既要考虑到种子本身人仓水分的标准 , 又要考虑到影响水分变化的各个因素 。 在控制种子贮藏水分工作中 , 着重做到种子入库时“五不准”(即未检验的种子不准入库 , 净度达不到国家标准的种子不准入库 , 水分超过安全水分标准的种子不准入库 , 受热害的种子不准入库 , 受污染的种子不准入库) 。 贮藏中做到亲本种与一代种分开贮藏 , 一、二级种子分开贮藏 , 高活力种子与低活力种子分开贮藏 , 异品种分开贮藏 , 带病虫种和无病虫种分开贮藏 。 同时 , 密切注意种子人仓后第1个月内水分的变化 。 种子人库季节正值高温高湿 , 同时也是种子生理成熟的重要时期 , 入库种子常会因后熟作用发生“出汗”而提高种子含水量 , 也会因种温、仓温(特别是地坪)的温度差异出现“结露”而使局部种子含水量急剧增加 。 据介绍通过袋装种子用药后迅速整理翻包 , 散装种子人仓1月后及时定额装袋等措施 , 有效地阻止了因“出汗”、“结露”而导致水分提高和发生仓贮异常现象 。 对隔年种子有两个特殊的要求:一是通过水分仪速测种子的含水量 , 把住杂交玉米亲本和一代种子入库含水量不高于11.5%;二是通过机械清选 , 使种子净度达到国标一级净度标准 , 尽量除去秕粒、破碎粒和泥沙这些易吸湿、易生虫和易受微生物侵害的杂物 。 发芽率较低的种子剔出不宜进行越夏 , 应在当年及时售出 。
(3)“密闭”是指在种子贮藏性能稳定之后 , 特别是水分达到越夏要求后 , 用塑料薄膜密闭种子和仓房门窗 。 仓门的密闭 , 绝不是一年四季常闭仓库 。 具体工作严格掌握以下两点:①种子入库1月内除投药杀虫需密闭外 , 其余时间应尽量抓住机会开门通风 , 以降温降湿;②在10月中、下旬气温处于下降季节 , 应寻找机会尽快开门通风使种温下降 。 总之 , 密闭的目的是为了减轻仓外温度、湿度对仓温种温、种子水分的影响 , 使种堆处于低温低湿状态 。
【【种子】南方玉米种子越夏贮藏技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