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迎春花病虫害防治技术


【花】迎春花病虫害防治技术

文章插图

迎春花为木犀科素馨属落叶灌木 , 喜光 , 稍耐阴 , 略耐寒 , 怕涝 , 要求温暖而湿润的气候 , 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质土 , 在酸性土中生长旺盛 , 碱性土中生长不良 , 根部萌发力强 , 枝条着地部分极易生根 ,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迎春花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吧!
【花】迎春花病虫害防治技术

文章插图

花叶病
【症状】花叶病由黄瓜花叶病毒CMV引起的全株性病害 , 症状为叶片变小、畸形 , 分布有暗绿色斑纹或黄化 , 染病植株不开花 , 亦或开花 , 花也矮小畸形 , 有斑纹 , 传染途径主要由桃蚜和棉蚜传毒 , 传染源主要为周围杂草感病病株 。
【防治】首先要及时清除杂草 , 减少传染源 。 其次应及早防治蚜虫 , 消除传毒媒介 。
【花】迎春花病虫害防治技术

文章插图

褐斑病
【症状】褐斑病多在四季报春上发生 , 由半知菌亚门的链格孢菌类引起 , 染病植株叶片上有褐色斑点 , 传染途径是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 。
【防治】发病初期喷洒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杀菌剂 。
【花】迎春花病虫害防治技术

文章插图

灰霉病
【症状】灰霉病为迎春花的常见病害之一 , 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 植株感病后 , 整株黄化 , 枯死 。 该病主要侵染叶片、嫩茎、花器等部位 , 多在叶尖、叶缘处发生 。 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水浸状斑点 , 以后逐渐扩大 , 变成褐色并腐败 。 后期 , 病斑表面形成灰黄色霉层 。 茎部感病后 , 病斑呈褐色 , 逐渐腐烂 。 花器被侵染后也成为褐色 , 腐烂脱落 。 在潮湿的条件下 , 病部出现灰色霉层 , 这是该病的一大特征 。
【防治】种植密度要合理 。 注意通风 , 降低空气湿度 。 病叶、病株及时清除 , 以减少传染源 。 发病初期喷洒50%速克灵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 最好与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交替施用 , 以防止产生抗药性 。
【花】迎春花病虫害防治技术

文章插图

斑点病
【症状】斑点病主要危害植株叶片 , 病情由植株下部向上部蔓延 , 病斑通常直径3至4毫米 , 褐色 , 严重时 , 病叶枯死 , 造成落叶 。 由报春柱格孢菌引起 ,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座在病残体上越冬 , 种子也可带菌 , 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 。 主要靠分生孢子随空气及雨水传播 , 生长季节再侵染频繁 , 通常温暖多湿的天气和偏施氮肥时 , 植株容易发病 。 一般7月开始发病 , 8至10月流行 。
【防治】选育抗病品种 , 加强肥水管理 , 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 , 避免偏施氮肥 。 病害初期喷洒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 或1:1:100波尔多液 。
【花】迎春花病虫害防治技术

文章插图

叶斑病
【症状】叶斑病多在叶及花托上发病 , 初期沿叶脉产生水浸状不规则病斑 , 以后黄化、变褐 , 病斑扩大 , 叶缘干枯 , 严重时自下叶枯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