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窦娥冤作者是谁,窦娥冤是谁写


《窦娥冤》的作者是谁? 《感天动地窦娥冤》,简称《窦娥冤》,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元代戏剧家关汉卿的作品 。
剧作取材于汉代“东海孝妇”的故事,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元代的现实生活,有力地抨击了封建社会的严酷与黑暗;歌颂受害妇女即女主人公窦娥坚贞不屈的反抗斗争精神 。 贫儒窦天章带着7岁女儿瑞云流落楚州,因生活所困,借得寡妇蔡婆20两银子 。 一年来,本利共为40两 。 窦天章根本无力偿还,又欲上京求取功名 。 蔡婆乘机索瑞云为童养媳,改名窦娥 。 窦娥婚后不久,丈夫去世,婆媳俩相依为命 。
一天,诨名叫赛卢医的医生在蔡婆前往讨债之时,为赖债竟将蔡婆骗至野外,想用绳子将其勒死,恰巧被泼皮无赖张驴儿父子所救,他们乘机逼蔡婆婆媳二人改嫁他们父子二人,否则仍要将其勒死 。 蔡婆被迫答应,并将张驴儿父子带到家中,窦娥坚决不允 。 但张驴儿父子赖着不走 。 张驴儿在汤中放下毒药,想毒死蔡婆霸占窦娥,不料被其父误饮身亡 。 张驴儿再以此胁迫窦娥未成,便向官府控告窦娥杀人 。 昏官桃杌严刑逼供,窦娥坚贞不屈,转而刑拷蔡婆 。 为救婆婆,窦娥屈招,被徇私枉法、草菅人命的桃杌冤判死刑 。 临刑前,她发下了3个誓愿:斩后血不落地而飞溅高挂的白练,六月降雪3尺以掩其尸,楚州干旱3年 。 窦娥死后,誓言全部应验 。 3年之后,其父窦天章已官为廉访史,到楚州查卷审理囚犯,梦中得知女儿向他诉说冤情,使窦娥终得昭雪平愤 。
剧作最突出的成就是塑造了窦娥这一光辉的女性形象 。 在她短短的一生中,经受了丧母、离父、丧夫的打击,高利贷的迫害,泼皮无赖的欺压,贪官污吏的毒刑,以至含冤而死的种种不幸,几乎集封建社会妇女所受各种压迫于一身 。 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下层妇女的善良和人民群众的反抗精神 。 特别是窦娥在赴刑场的路上那悲愤填膺、呼天号地的指斥“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对天地鬼神和对黑白不分、是非颠倒的现实社会发出了震撼人心的控诉和无情的批判 。 窦娥的冤死,更有力地揭露了“衙门自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的封建社会这一普遍的现实 。 而那3桩誓言的实现,则富于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充分体现了人民对正义的渴求 。 而窦娥冤屈得到昭雪,更表现了窦娥宁死不屈的抗争精神,表明了黑暗腐败的元代社会人民群众伸冤复仇的强烈愿望和正义不可战胜的巨大力量 。
剧作结构完整,曲词精练朴实动人,被明人孟称舜赞为“词调快爽,神情悲悼,尤关之铮铮者也” 。 700多年来,它历久不衰,被改编成不同的剧种多次上演 。 早在140多年前,它就被欧洲人译成了法文,后又被译成了日文在国外流传,它就像王国维所说那样,是“留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的杰作 。

窦娥冤的作者是谁? 元 《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也是元杂剧悲剧的典范 。 此剧讲述了一位穷书生窦天章为还高利贷将女儿窦娥抵给蔡婆婆做童养媳,不出两年窦娥的夫君早死 。 张驴儿要蔡婆婆将窦娥许配给他不成,将毒药下在汤中要毒死蔡婆婆结果误毒死了张父 。 张驴儿反而诬告窦娥毒死了其父,昏官桃杌最后做成冤案将窦娥处斩,窦娥临终发下“血染白绫、天降大雪、大旱三年”的誓愿 。 窦天章最后科场中第荣任高官,回到楚州听闻此事,最后为窦娥平反昭雪 。 《窦娥冤》是中国著名悲剧之一,是一出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广泛群众基础的传统名剧,约有八十六个剧种改编、演出过此剧 。 此剧现存版本有:明脉望馆藏《古今名家杂剧》本、《元曲选》、《酹江集》本、《元杂剧二种》本、《元人杂剧全集》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