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县:美丽乡村绘就清廉画卷

本文转自:人民网
湖南长沙县:美丽乡村绘就清廉画卷
【湖南长沙县:美丽乡村绘就清廉画卷】圳边组将清廉元素巧妙融入进乡村各个角落 。 吴婉沁 摄
立夏时节,来到湖南长沙县黄花镇银龙村圳边组,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清新雅致的田园画卷:工人村民挽起裤脚,热火朝天补水泥、贴砖瓦,村口房屋外墙上画着农民笑脸图,“乡村振兴”几个火红大字映衬在蓝天下,不远处的田野里,立着密密麻麻的秧苗……
山清水秀的环境背后,是同样和谐淳朴的村风民风 。 今年来,长沙县结合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在全县打造15个清廉村居示范点,通过加强廉政文化引领、做深做实村务监督、强化村风民风建设等方式,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村务清爽、民风清朗,唱响乡村振兴“和谐曲” 。
盘活基层治理 做事不留“糊涂账”
在圳边组,从居民区到田野中,青黑的沥青路宽了足足九尺,每当夜幕降临,村民沿路休闲散步,汩汩清水在路面之下缓缓而流 。
这里过去是一条800米长的水圳,由于垃圾堆放、污泥堆积,这处最深的历史印记成了大家提起就直摇头的“心愁” 。 为此,圳边组将“治圳”工程作为群众议事决策的一项重要议程,换来呼声一片 。
从开组上干事会到户主大会,从提交方案到项目公示,组上将工程计划做得规范、透明,给了村民们集资投劳的信心:乡贤王正坤带头出资20万元,组长吴伟平出资1万元并义务劳动,家家户户跟着捐钱、投料、出力,共筹得资金45万余元 。 钱怎么花,同样有本“明白账” 。
“‘家底’就是要亮出来 。 ”吴伟平当组长未满一年,对村里组账管理“报销制”却是再熟悉不过 。 每一笔集体资金,他必须交由村级管理,自己先垫钱后报销,一年下来的收支情况在通过组务公开栏进行公示 。 另一方面,村纪检小组长兼任组务监督委员会主要负责人,参与组集体资金管理,督促将组账完全晒在“阳光”下 。
干部清正,村务清爽,带动民风清朗 。 组级大事小事,必须经过议事会、户主大会、民主投票评议、决策公示公开才算敲定;村上群众懂账的不多,吴伟平就把项目明细写成大白话,让村民看得清听得懂……干部的作风村民们看在眼里,村里信任多了,矛盾纠纷也就少了 。
圳边组的幸福生活是清廉村居建设带来的直观成果 。 2021年以来,根据长沙县委制定下发的《长沙县清廉单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长沙县纪委监委下沉监督力量,成立巡查督查工作小组,规范小微权力运行,监督“三资”管理情况,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持续净化基层政治生态环境,去群众“心愁”,留美丽“乡愁” 。
弘扬文明风尚 搭起干群连心桥
“我理解的廉洁,就是和大家心交心 。 ”黄兴镇仙人市村东冲组清风亭刚建成,村纪检小组组长李晓林、东冲组组长黄志国便接连在这里搭台开展廉洁宣讲,讲的都是自己的家风廉事,让前来听讲的乡亲们对清廉多了一份理解 。
清风亭成了党员干部的廉政“讲台”,清风步道成了散步休闲的好去处,廉公园成了阿姨们表演的“舞台”……自创建清廉村居以来,仙人市村以典故、警句、格言、楹联等形式将廉洁文化内容融入小广场、宣传栏,将优良家风、清廉文化、民生监督等内容融入乡村街、室、廊、院,让群众抬头俯视皆有廉景,于无形中实现“景中育廉” 。
在江背镇五福村,清廉村居建设围绕一座“为民亭”做文章 。 亭前悬挂的对联“不要百姓半文钱原非异事 但问一官二千石所造何功”,以“造功”二字点题“为民”,“目的是告诫干部不能清而不仁、清而无能,更重要的是为老百姓办实事、建功业 。 ”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赵流江介绍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