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圆周率是谁发明,世界上是谁发明了乘法


圆周率是谁发明的 圆周率不是某一个人发明的,而是在历史的进程中,不同的数学家经过无数次的演算得出的 。 古希腊大数学家阿基米德,开创了人类历史上通过理论计算圆周率近似值的先河 。 公元480年左右,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 。
圆周率用希腊字母π(读作pài)表示,是一个常数(约等于3.141592653),是代表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 它是一个无理数,即无限不循环小数 。
在日常生活中,通常都用3.14代表圆周率去进行近似计算 。 而用十位小数3.141592653便足以应付一般计算 。 即使是工程师或物理学家要进行较精密的计算,充其量也只需取值至小数点后几百个位 。
扩展资料:把圆周率的数值算得这么精确,实际意义并不大 。 现代科技领域使用的圆周率值,有十几位已经足够了 。 如果以39位精度的圆周率值,来计算可观测宇宙的大小,误差还不到一个原子的体积 。
以前的人计算圆周率,是要探究圆周率是否循环小数 。 自从1761年兰伯特证明了圆周率是无理数,1882年林德曼证明了圆周率是超越数后,圆周率的神秘面纱就被揭开了 。
π在许多数学领域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圆周率是谁发明的? 祖冲之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为避战乱,祖冲之的祖父祖昌由河北迁至江南 。 祖昌曾任刘宋的“大匠卿”,掌管土木工程;祖冲之的父亲也在朝中做官,学识渊博,受人敬重 。 祖冲之公元429年生于建康(今江苏南京) 。 祖家历代都对天文历法素有研究,祖冲之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天文、数学知识 。 在青年时代祖冲之就博得了博学多才的名声,宋孝武帝听说后,派他到“华林学省”做研究工作 。 公元461年,他在南徐州(今江苏镇江)刺史府里从事,先后任南徐州从事史、公府参军 。 公元464年他调至娄县(今江苏昆山东北)任县令 。 在此期间他编制了《大明历》,计算了圆周率 。 宋朝末年,祖冲之回到建康任谒者仆射,此后直到宋灭亡一段时间后,他花了较大精力来研究机械制造 。 公元494年到498年之间,他在南齐朝廷担任长水校尉一职,受四品俸禄 。 鉴于当时战火连绵,他写有《安边论》一文,建议朝廷开垦荒地,发展农业,安定民生,巩固国防 。 公元500年祖冲之在他72岁时去世 。 祖冲之的儿子祖暅也是中国古代著名数学家 。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科学家,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将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 。 祖冲之公元429年生于建康(今江苏南京) 。 祖家历代都对天文历法素有研究,祖冲之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天文、数学知识 。 在青年时代祖冲之就博得了博学多才的名声,宋孝武帝听说后,派他到“华林学省”做研究工作 。 公元461年,他在南徐州(今江苏镇江)刺史府里从事,先后任南徐州从事史、公府参军 。 公元464年他调至娄县(今江苏昆山东北)任县令 。 在此期间他编制了《大明历》,在《大明历》中,他首次引用了岁差,是我国历法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 。 他还采用了391年中设置144个闰月的新闰周,比古代发明的19年7闰的闰周更加精密 。 祖冲之推算的回归年和交点月天数都与观测值非常接近 。 在数学上, 祖冲之推算出圆周率的真值应该介于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比欧洲要早一千多年 。 在机械制造上,曾制造了铜铸指南车、利用水力舂米磨面的水推磨、能日行百里,千里船和计时仪器漏壶、欹器等 。 宋朝末年,祖冲之回到建康任谒者仆射,此后直到宋灭亡一段时间后,他花了较大精力来研究机械制造 。 公元494年到498年之间,他在南齐朝廷担任长水校尉一职,受四品俸禄 。 鉴于当时战火连绵,他写有《安边论》一文,建议朝廷开垦荒地,发展农业,安定民生,巩固国防 。 公元500年祖冲之在他72岁时去世 。 祖冲之的主要成就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技术三个领域 。 此外祖冲之精通音律,擅长下棋,还写有小说《述异记》 。 祖冲之著述很多,但大多都已失传 。 祖冲之是一位少有的博学多才的人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