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楼梯伤身不健身? 健身气功易筋经

『健身气功?易筋经』功法特点
一、动作舒展,伸筋拔骨
本功法中的每一势动作,不论是上肢、下肢还是躯干,都要求有较充分的屈伸、外展内收、扭转身体等运动,从而使人体的骨骼及大小关节在传统定势动作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呈现多方位和广角度的活动 。 其目的就是要通过“拔骨”的运动达到“伸筋”,牵拉人体各部位的大小肌群和筋膜,以及大小关节处的肌腱、韧带、关节囊等结缔组织,促进活动部位软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善软组织的营养代谢过程,提高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柔韧性、灵活性和骨骼、关节、肌肉等组织的活动功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
二、柔和匀称,协调美观
本功法是在传统“易筋经十二定势”动作的基础上进行了改编,增加了动作之间的连接,每势动作变化过程清晰、柔和 。 整套功法的运动方向,为前后、左右、上下;肢体运动的路线,为简单的直线和弧线;肢体运动的幅度,是以关节为轴的自然活动角度所呈现的身体活动范围;整套功法的动作速度,是匀速缓慢的移动身体或身体局部 。 动作力量上,要求肌肉相对放松,用力圆柔而轻盈,不使蛮力,不僵硬,刚柔相济 。 每势之间无繁杂和重复动作,便于中老年人学练 。 同时,对有的动作难度作了不同程度的要求,也适合青壮年学练 。
本功法动作要求上下肢与躯干之间,肢体与肢体之间的左右上下,以及肢体左右的对称与非对称,都应有机的整体协调运动,彼此相随,密切配合 。 因此,“健身气功?易筋经”呈现出动作舒展、连贯、柔畅、协调、动静相兼 。 同时在精神内含的神韵下,给人以美的享受 。
三、注重脊柱的旋转屈伸
脊柱是人体的支柱,又称“脊梁” 。 由椎骨、韧带、脊髓等组成,具有支持体重、运动、保护脊髓及其神经根的作用 。 神经系统是由位于颅腔和椎管理的脑和脊髓以及周围神经组成 。 神经系统控制和协调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 因此,脊柱旋转屈伸的运动有利于对脊髓和神经根的刺激,以增强其控制和调节功能 。 本功法的主要运动形式是以腰为轴的脊柱旋转屈伸运动,如“九鬼拔马刀式”中的脊柱左右旋转屈伸动作,“掉尾势”中脊柱前屈并在反伸的状态下做侧屈、侧伸动作 。 因此,本功法是通过脊柱的旋转屈伸运动以带动四肢、内脏的运动,在松静自然、形神合一中完成动作,达到健身、防病、延年、益智的目的 。
【爬楼梯伤身不健身? 健身气功易筋经】 『健身气功?易筋经』习练要领
一、精神放松,形意合一
习练本功法要求精神放松,意识平静,不做任何附加的意念引导 。 通常不意守身体某个点或部位,而是要求意随形体动作的运动而变化 。 即在习练中,以调身为主,通过动作变化导引气的运行,做到意随形走,意气相随,起到健体养生的作用 。 同时,在某些动作中,需要适当的配合意识活动 。 如“韦驮献杵第三势”中双手上托时,要求用意念观注两掌;“摘星换斗势”中要求目视上掌,意存腰间命门处;“青龙探爪”时,要求意存掌心 。 而另一些动作虽然不要求配合意存,但却要求配合形象的意识思维活动 。 如“三盘落地势”中下按、上托时,两掌犹如拿重物;“出爪亮翅势”中伸肩、撑掌时,两掌有排山之感;“倒拽九牛尾势”中拽拉时,两膀如拽牛尾;“打躬势”中脊椎屈伸时,应体会上体如“勾”一样的卷曲伸展运动 。 这些都要求意随形走,用意要轻,似有似无,切忌刻意、执著于意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