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兵力集中的就胜,分散的则败

我军兵力集中 , 即胜;敌人兵力分散 , 则败;兵力的集中 , 不是越多越好 , 足以克敌制胜即可 。
善于用兵打仗 , 兵力的调配即在“我专敌分” , 兵力集中的就胜 , 分散的则败 , 随机应变、出奇制胜的手段 , 实质就是兵力调配的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
兵力调配的“我专敌分 , 足以取人”与“地势便利 , 争先据之” , 两位一体 , 密不可分 。
“形人而我无形 , 则我专而敌分 。 ”(《孙子兵法》)既要明察敌人的情况 , 又要隐蔽我军的行迹 , 那么 , 我军的兵力就集中 , 敌人的兵力就分散 。
例1 , 吕钦(冲兵捉炮)精雕细刻
《孙子兵法》:兵力集中的就胜,分散的则败
图1
1.……象9进7(图1) , 红方应该怎么走?
从布局来看 , 双方都是兵临城下 , 残局 , 马的功用优于炮 , 黑方炮居帅位 , 二鬼把门 , 严防固守 , 伺机待变 , 但双象分离 , 近卫不力;红方四路前后兵分别堵塞象眼 , 双象不能联防 , 双士一旦被突破 , 即成败势 。
那么 , 红方主要也就是突破的问题 , 前兵平五 , 则士6退5 , 无势可取;后兵进一 , 黑方不管 , 尚可周旋;黑方的主力是炮 , “夺其所爱 , 攻其必救” , 前兵进一 , 士5退4 , 则兵六进一 , 逼将平中 , 堵塞士路 , 兵四进一 , 破士得势 , 胜利在望 。
实战的走法是:2.前兵进一 , 士5退6 。
3.兵六进一 , 将4平5 。
4.兵四进一 , 象3进5 。
红方按预定的计谋 , 把黑方的老将调度到预定的方位 , 突破了黑方的防线 。
5.马八退七 , 炮5平1 。
6.兵六进一 , 将5退1 。
7.马七进八 , 炮1进1 。
【《孙子兵法》:兵力集中的就胜,分散的则败】8.马八退九 , 士6进5 。
9.兵六平五 , 黑如将5进1 , 则马九进七 , 叫将踩炮 , 败局 。
图1的动态棋谱
红方逼将平中 , 堵塞士路 , 十分精微的一步 , 是破士得势的关键 , 破士如不得势 , 是没有意义的 , 而得势即在逼将平中 , 堵塞士路 , 子力“分离而不相救” , 注定败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