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怎样让孩子走出抑郁,青少年抑郁如何治疗方法


家长怎样帮助孩子摆脱抑郁? 家庭应该是孩子娱乐放松、宣泄减压、调适心理的“心灵港湾”,父母也应该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咨询师,是让孩子远离抑郁最好的医生 。

1.营造温馨民主的家庭气氛 。

良好的家庭支持和家庭凝聚力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持久动力 。 父母要经常检查自己的情绪,尊重孩子,顺畅地和孩子沟通,为孩子创造一个亲密、融洽、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体会到家里的温暖感和安全感 。

2.学习教育要有度 。

父母应适量给孩子一些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拥有不同的选择权 。 不要对孩子期望太高,不要过度纵容孩子或是太过苛求,应根据孩子自身的能力和兴趣来培养他们 。

3.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

父母自己应真诚待人,并鼓励孩子多与人交往,教会孩子与他人融洽相处,多组织孩子间的情感交流活动,培养孩子广泛的爱好和乐观宽容的性格,享受友情的温暖 。

4.生活不宜过分优裕 。

物质生活的奢华反而会使孩子产生一种贪得无厌的心理,而对物质的追求往往又难以自我满足,因此贪婪者大多不快乐 。

5.完善人格,培养抗压能力 。

父母应多发现孩子的长处并恰当地给予表扬和鼓励,并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与应付困境乃至逆境的能力,教育孩子学会忍耐和随遇而安,在困境中寻找精神寄托,如参加运动、游戏、聊天等等 。

6.如果孩子已经出现抑郁症状,这时父母要给予孩子适时的积极暗示 。 教导孩子理智调节自己的情绪,纠正认识上的偏差;寻找一些令孩子开心或是振奋的事情,让愉快的活动占据孩子的时间,用积极的情绪来抵消消极的情绪;教导孩子学会适当的发泄,比如:倾诉、哭泣、写日记、运动等把不愉快的情绪释放出来,使心情平静;引导孩子为自己树立一个目标,使孩子有方向感,实行目标激励 。

严重的可找心理医生咨询或到医院进行药物治疗 。
怎么才能走出抑郁 有位“代理家长”谈到,他照管的孩子整天愁眉苦脸、无精打采,还常常吃饭没有胃口,睡眠也无规律、甚至失眠 。 孩子对自己学习没有信心,也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 。 “代理家长”对此十分关心,我们做家长的该怎么办呢?
可以说,孩子的这种表现,是一种“抑郁”的心理特征 。 造成孩子普遍存在抑郁症状的原因很多,主要与他们处于中小学阶段,课业负担重、考试压力大、家长不恰当的管教方式等有关 。 特别是现在,由于受就业等因素的影响,中小学生尤其是毕业生只能整天埋头学习,每天睡眠时间普遍低于6小时;还有的孩子本身就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于和别人交流,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而家长、老师又没能加以引导;还有很多家长每天忙于工作,每天半夜才回家,与孩子交流不够,更没有时间教育孩子,却对孩子要求很苛刻,不允许孩子执行自己的要求时有任何偏差,这种种情况都会造成孩子出现抑郁心理 。
一些家长以为,抑郁症只是现代社会中大人们易患的疾病,自己的孩子还是个学生,怎么会有这种症状呢?其实抑郁心理不分年长年幼,近些年来更趋向低龄化,在大、中、小学生中都较为多见,而且又各有特征,与非病理情绪行为具有相似性,往往令人难以分辨 。 家长、老师及非专业人员,如果发现孩子有愁眉苦脸、闷闷不乐,吃饭没胃口,睡眠无规律、甚至失眠,学习没有信心,生活没乐趣等情况,并持续了一定时间(3个月以上),脑子里就该多一个问号:他们是否患了抑郁心理?
抑郁心理不仅会使孩子自己心情沉重,处理不好还会给家庭笼罩上一层阴云 。 家长要想帮助孩子“拨开乌云见太阳”,有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