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如何赶走“春困” 对付春困有何妙招

春季万物复苏,但人们却经常感到困倦、疲乏,无精打采、昏昏欲睡,这就是所谓的“春困” 。
易犯春困的原因
专家解释,因为在漫长的冬季,大脑逐渐习惯了在氧气充足的状态下工作 。 春天阳光普照,气温上升,皮肤血管渐渐扩张,血流量大大增加,汗腺和毛孔也随之开放 。 但是,人体血液总量并未增加,致使大脑血液供应量相对减少,大脑供能不足,加之春天温暖的气候和较高的湿度,对人体的大脑皮层产生一种良好的镇静和催眠作用,自然会感到头脑发沉,昏昏欲睡 。 所以,使人感到困倦,想睡觉 。
同时,“春困”还与天气、工作、饮食、睡眠、运动不和谐有关 。 其中,吃热性食品、开空调可算是两大“祸首” 。 吃过多热性食物,如辛辣、煎炸烤食品、狗肉、羊肉、酒类、火锅等,容易导致胃火上升,阴阳上亢,出现眼睛肿痛、脸肿,严重者还伴有脸色潮红,乃至心火上升 。 内火易伤人体气阴,导致人体体质、免疫力下降,从而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情绪,出现劳累、嗜睡、失眠、头晕、工作精力不集中等问题 。 而长期处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含量过高的空调环境中,也会加重“春困”症状 。
吃什么食物可防止春困
1号给力选手:韭菜
给力辞:此乃“春天第一菜”者也!《本草纲目》老早就说:“正月葱,二月韭” 。 当然,本草纲目按的是农历算法 。
春天人体肝气易偏旺,从而影响到脾胃消化吸收功能 。 春季养生重在养肝,此时多吃韭菜可增强人体的脾胃之气,强化肝功能 。 经历了一个严冬的“养精蓄锐”,韭菜的根和茎贮存了大量养分 。 此时的韭菜,叶似翡翠,根如白玉,脆嫩鲜美,清香馥郁 。
2号给力选手:春笋
给力辞:古人有诗云“岭南市里笋如酥,笋味清绝酥不如,不需咒笋莫成竹,顿顿食笋莫食肉” 。 春天是春笋尝鲜的好时节 。 这哥们被推为“素食第一品”、“春天的菜王” 。 春笋味清淡而鲜嫩,营养丰富,含量较高的是纤维素、氨基酸 。 春笋不仅是佳蔬还是良药,中医临床研究发现,春笋味甘性寒,具有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等功效 。
但是,春笋虽靓,却非人人都能消受 。 其含有难溶性草酸钙,尿道、肾、胆结石患者不宜多食,而且还含有较多的粗纤维素,对于胃肠疾病患者及肝硬化等患者可能是致病因素,容易造成胃出血、肝病加重等 。 春笋吃多要防过敏,尤其是老人、儿童不宜多吃,每餐最好不要超过半根 。
3号给力选手:淮山
给力辞:淮山,也就是山药,简直就是“灭菌小王子” 。 春天是各种病菌、微生物繁殖、复苏的季节,因而流感、流脑等各种传染病很容易流行,山药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经常食用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时“消灭”入侵体内的细菌、病毒,让流感等传染性疾病“绕道而行” 。 因此,医生有话,平素容易出现多汗、反复感冒的气虚患者在春季更应该格外注意适度增加山药的摄入量 。
山药当下特别流行,尤其是河南铁棍淮山 。 六合茶米香用以配珍贵海参和元贝的正是铁棍淮山 。 雕花青瓷器中精心摆置的海参块与元贝组合成一花朵,那元贝竟有两圈硬币大小,身厚,口感不韧不硬,反倒清甜 。 虽然原盅炖的时候大概只是25分钟,但淮山已经挺粉,汤相对清,据师傅所说,汤中加入北芪,能补血 。
2个预防春困的食疗粥:
白扁豆粥
原料:白扁豆30克,莲子15克,银耳10克,大米100克,水适量 。
做法:把白扁豆、莲子、大米洗净,银耳用冷水发开后洗净切碎,加入适量的清水,旺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熬煮成粥食用即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