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憩室炎是怎样引起的,憩室炎不疼了就是好了吗( 三 )




结肠憩室怎么引起的 两者之间的区别是基本而重要的:憩室症是指结肠下段粘膜向外凸出 , 形成许多小囊(憩室) , 这种病几乎没有什么症状;憩室炎就是憩室发炎 , 是-种严重的憩室病变 , 有明显的症状 。 如果患者没有强烈的不适 , 或者排便及排气可使症状暂时消失 , 那么所患的多半不是憩室炎 。 憩室炎的疼痛 , 一般发生于左下腹 , 起初是间歇性的 , 然后变成持续剧痛 。 发作时常伴有发热和寒颤 , 同时有便秘或腹泻 。 虽然憩室可能出血 , 不过实际上这很少发生 。 万一真的出血 , 用血管造影术和内窥镜检查可以找到出血位置 , 并且至少可处理表层出血 。 大多数出血会自行停止 , 无须施行手术来止血 。 未经治疗的憩室炎可导致脓肿、穿孔和感染扩散 , 因此应及时求医 。 诊断此病常要化验室检查、X射线检查、结肠镜检查和钡灌肠检查 。 某些医生担心使用肠镜和钡灌肠会引起穿孔 , 故不建议采用 。 治疗方法包括多休息 , 服用抗生素和施行外科手术 。 很多医生建议采用高纤维饮食来预防憩室形成 。
结肠憩室炎吃要注意什么 美克尔憩室

【概述】
美克尔憩室(Meckel′sdiverticulum)又称回肠远端憩室 , 在胚胎发育期间 , 中肠原以卵黄管与卵黄囊相通 , 约于胚胎第5周末 , 胎盘的血循环已经形成 , 不再需卵黄囊 , 故卵黄管的体腔部分即开始变细逐渐闭合、萎缩成一条索以后即被吸收 。 如卵黄管有一部或全部萎缩闭合不全 , 就能产生各种类型的卵黄管异常 , 有脐肠瘘、脐窦、脐茸、卵黄管囊肿、美克尔憩室及脐肠索带 。

卵黄管先从脐端开始向肠端萎缩退化 , 若脐端已退化 , 肠端未退化则形成一盲囊 , 称为回肠远端憩室 , 1809年美克尔(Meckel)对这种先天性畸形 , 在胚胎学和临床方面作了详细的描述 , 因而称之为美克尔憩室 。
【临床表现】
正常人群中美克尔憩室的发病率为2% , 有憩室的人多数终身无症状 , 若发生症状 , 半数以上发生在3岁以下婴幼儿 , 一旦发生症状就很严重 , 多需手术治疗 。 美克尔憩室只有发生合并症时才出现症状 , 合并症中以小肠梗阻(30%)、急性消化道出血(40%)和急性憩室炎(20%)为主 。
1.肠梗阻 憩室所致肠梗阻主要为低位 , 且多为绞窄性 , 与其它粘连索带所致小肠梗阻难于鉴别 。 憩室作为起点内翻所引起的肠套叠多在手术中或手术后检查病理标本时始能确定 。
2.急性憩室炎 临床表现与急性阑尾炎难以鉴别 , 其肌紧张及压痛点比较靠脐 , 肛查直肠右侧壁触痛不明显 , 在憩室炎并发穿孔时 , 可出现气腹 。 亦可出现小肠梗阻症状 , 乃由于憩室炎引起的粘连性肠梗阻 。
3.消化道出血 多见于婴幼儿 , 一般无前驱症状 , 突然大量便血 , 伴或不伴有腹痛 , 多为暗红色全血便 , 可持续2~3天 。 如出血不止 , 小儿则出现贫血甚至休克现象 。 多数病儿经输血及其他支持疗法后 , 便血可以暂时停止 , 但不久又可复发 。
【病理变化】
憩室一般位于距回盲瓣20~100cm回肠系膜对缘 , 长约2~5cm 。 憩室顶端常游离于腹腔内也可有残余索条与脐部相连 , 肠襻可环绕索带扭绞或被索带压迫而引起肠梗阻 。 憩室顶部也可与其他肠襻粘连而发生肠梗阻 。 有时以憩室为起点内翻引起肠套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