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知识|翰林多吉水吉水是在哪个省,翰林多吉水之说的积水是在


十岁宰相谢晋是哪个朝代的江西自唐宋以来 , 一直是人文荟萃的昌盛之地 。 归隐田园的陶渊明在浔阳柴桑开百代隐逸之先河 , 五柳先生的名号至今仍被传颂;理学传世的宗师朱熹在江西婺源承先圣孔子之遗教 , 晦庵文公的影响自宋朝从未断绝 。 唐宋八大家 , 江西就占了三个 , 曾巩、王安石、欧阳修 , 哪一个名字不是如雷贯耳?似曾相识的太平宰相晏殊 , 丹心照汉的民族节烈文天祥 , 临川四梦的戏曲天才汤显祖 , 哪一个人不被载入史册?辛弃疾、杨万里、黄庭坚、陆九渊……江西历史上的名人数不胜数 。
“翰林多吉水”这是明朝时期江西文脉昌盛的真实写照 。 《明史》中记载的江西进士数量 , 为全国之首 , 江西举子“一科三鼎甲”乃至包揽前十名的情况时有发生 。 自有科举以来 , 仅仅吉水一县 , 就出了五百五十六位进士 , 六名状元 , “一门三进士 , 隔河两宰相”绝对不是夸张的描写 。 “学而优则仕”是中国的传统 , 作为中国科举半壁江山的江西举子自然延续了这个传统 。 “十里九布政 , 九子十知州” , 江西籍官员的数量一直是全国前列 , 位高权重者多如牛毛 , 这种情况自隋唐开始 , 在明朝达到了顶峰 。
《明史》中记载的一百六十四位阁臣中 , 江西籍的有二十二人 , 五十六位首辅大臣 , 江西籍的有九人 , 如此数量 , 为全国之冠 。 其中的名臣杨士奇 , 更是担任了长达二十二年的首辅大臣 , 创下了历史记录 。 当时的世人用“朝士半江西”来形容江西文人的强盛兴旺 , 感叹江西的人杰地灵 。 这种局面的形成不是偶然的 , 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经济、文化、地域因素 , 下面从这三个方面解读江西文人是如何成为当时翘楚的 。
商人被允许入仕
唐末五代以来 , 中国的经济中心开始南移 , 江西逐渐成为当时的经济中心赣商开始崭露头角 。 白居易的《琵琶行》里的句子“前夜浮梁买茶去” , 从侧面印证了唐朝自安史之乱以后 , 赣商日益发展这一史实 。 晚唐诗人韦庄的《南昌晚眺》也提到了“落霞红衬贾人船”这一景象 , 折射出江西的商业气息浓厚 。 除了茶叶、瓷器等物品 , 粮食也是赣商主要的货物 , 《旧唐书·食货下》就记载了建中三年 , 唐政府在洪州建造粮仓 , 囤积粮食作为商业用粮 。 《新唐书》里还记载了洪州府的木材运往广陵、临安等地出售 , 商人往返一趟“获钱数十万” 。 赣商在北宋时期发展到了顶峰 , 成为了当时最大的商帮之一 。
宋朝抑商传统松动 , 商人被允许参加科举 。 赣商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江西地区经济的繁荣 , 为当时的举子参加科举奠定了物质基础 。 除了一般的士人阶级之外 , 商人阶级为了改变社会地位 , 也积极投身到科举事业当中去 。 商人的地位一直非常低微 , 自先秦的《检商贾》提出“重农抑商”的思想以来 , 历代王朝都延续了这一作法 。 但是到了宋英宗治平元年 , 商人被允许入仕 , “工商杂类 , 有奇才异行者 , 亦听取解 。 ”这一诏令的实行 , 马上得到了天下商人的响应 , 尤其是作为当时最富庶的江西地区 , 参加科举的商人不计其数 , 到了元明时期 , 赣商子弟参加科举已经成为当时的主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