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知识|乌镇在哪个省,乌镇属于哪个市


请问乌镇属于哪个省份?乌镇隶属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西临湖州市,北界江苏苏州市吴江区,地处江南水乡 。  位于东经120°54′,北纬30°64′ 。 地处桐乡市北端,京杭大运河东侧,西临湖州市,北界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为两省三市交界之处 。
陆上交通有县级公路姚震线贯穿镇区,经姚震公路可与省道盐湖公路、国道320公路、318公路、沪杭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乍嘉苏高速公路相衔接 。 乌镇距桐乡市区13公里,距周围嘉兴、湖州、吴江三地分别为27公里、45公里和60公里 。 镇域面积71.19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2.5平方公里 。
扩展资料
风俗民情
1、贺岁拜年,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旧称“过年”,是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 前一日名除夕,俗称“大年夜”,合家团聚吃“年夜饭” 。 新妇盛服向尊长献鞋履,名“辞岁”,尊长给钱与新妇及孩童,名“压岁钱” 。 当晚并有拜利事、接灶神等活动 。
初一晨起,开门放鞭炮,焚香拜天神,名“接天”,次拜祖宗,再拜高堂,长幼循拜,然后会亲朋、贺新岁,统称“拜年” 。 近代已逐渐简化,不再跪拜 。 初一都不会客,出门走“喜神方”,初二起亲友互访,至元宵乃罢 。
2、元宵走桥,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俗称“正月半”,乌镇人有走桥的习俗,入夜三五结伴出游,途中要走十座桥,路线不可重复,此俗源于旧时普遍流行的一种以妇女为主体的避灾禳解活动,称“走十桥”或“去百病” 。
当时妇女们梳妆后各带一只平时煎药的瓦罐结队而行,过桥时将瓦罐丢入河中,认为这样可保在新的一年里无病无灾 。
3、清明踏青,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唐代以后与寒食节合而为一 。 祭祖扫墓、洗头插花、踏青赏春,各地皆然 。 而乌镇更有许多与养蚕相关的习俗,前一夕“清明夜”,做青团、裹粽子、设祭“禳白虎”,门前用石灰画弓矢,以祈蚕,煮螺蛳,以针挑食螺肉,名“挑青” 。 清明四乡蚕农齐赴普静寺烧香祈蚕,名“香市” 。
4、端午吃粽,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亦称“天中节”,家家裹粽子,亲友互相馈赠,相传此俗源于对屈原的纪念,古人以“重五”为“毒气横溢,鬼魅活跃”的“恶日” 。
于是挂钟馗图、贴天师符,门前悬艾蒿、菖蒲、桃枝、大蒜以避邪,食黄鱼、饮雄黄酒,乃至啖蛇虫以毒攻毒,孩童穿戴虎形服饰,妇女剖缯为囊贮雄黄佩之以示强健 。 正午用苍术、白芷、鳖甲、芸香“打蚊烟”,墙边屋角喷雄黄酒、撒生石灰水以驱虫豸,凡此种种都带有禳解的性质 。
5、分龙彩雨,农历五月二十五为“分龙日”,亦称“分龙节” 。 传说司雨的龙王们于此日分赴各自管辖的区域降雨,故又名分龙,是日各公益性消防组织---水龙会照例举行消防大演习,届时各坊水龙会整装集队,带上全副救火器具,会聚于镇中旷地河畔 。
6、天贶晒虫,农历六月初六,时值盛夏烈日,乌镇有谚称“六月六,晒得鸭蛋熟” 。 是曝虫晒霉的好时光,宋代曾定为“天贶的时节”,其原由是真宗皇帝赵桓的一个精心编造的梦话,
后人觉得乏味,便把传统的七月初七“曝书日”移了上来,读书人家晒书籍,寺庙僧尼晒经卷,普通百姓晒衣物,是日牵猫狗浴于河的习俗,据说可避虱蛀,镇人晒热水为孩童洗澡,妇女于是日洗发,而家家户户吃馄饨的习俗则是由混浴引申而来 。
气候
乌镇地处东南沿海,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 温暖湿润,雨水丰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1842.3小时,具有春长秋短,冬冷夏热,春暖秋凉,四季分明的特点 。 一年中春季为78天,夏季为90天,秋季为64天,冬季长达133天 。 年平均气温16.1℃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