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红釉瓷器特征和鉴别郎红釉瓷器的方法 清代郎红釉瓷器特点


郎红釉瓷器特征和鉴别郎红釉瓷器的方法 清代郎红釉瓷器特点

文章插图
郎窑红釉的来历
红釉始烧自明初 , 臻善于永宣 。 红釉发色极艰 , 即便巧匠难成 , 窑出多有瑕疵 , 色正佳器寥寥;宣德以后 , 几乎尽弃铜红 , 红釉器之烧造 , 至康熙才告大规模复兴 。
郎窑红釉起源于清代康熙时期 , 是极少数和人名挂钩的器物名称 , 其为当时的江西巡抚兼景德镇御窑厂督郎廷极(1663—1715)所督造烧制的铜红釉瓷 , 因其釉水浓若牛血 , 亮泽均润 , 区别于一般铜红釉 , 故名郎窑红釉 。
如何鉴定郎窑红釉?郎窑红釉有哪些特征?
郎窑红是铜红釉中较鲜艳的一种 , 其釉面光洁透亮 , 有玻璃质感 , 开纹片并有牛毛纹 , 釉色深浅不一 。 色深者红艳 , 有“明如镜、润如玉、赤如血”的特征 , 其釉色莹澈浓艳 , 仿佛初凝的牛血一般猩红 , 光彩夺目 。 色浓者泛黑 , 色浅者粉红 , 色淡者暗褐 。 我们所见到的很多郎红器物有几个特征:
①器物口沿处有泛白色或米色等色 , 这是因为釉水在高温的时候往往会向下垂流 , 称之为“脱口”;
②器物上半部釉色浅淡 , 下半部釉色深艳 , 这是因为釉水至上而下逐渐垂流 , 称之为“垂釉”;
【郎红釉瓷器特征和鉴别郎红釉瓷器的方法 清代郎红釉瓷器特点】③釉水一般均不过足 , 这是因为匠师在制作工艺上的精湛和对火候的完美把控 , 称之为郎不流 。 结合以上三点 , 统称为脱口、垂釉、郎不流 , 这是郎窑红器的鉴定要义 。
不同的时期的郎窑红特征也有轻微的变化 , 但都是根据其时代特征来的 , 例如:康熙时期的很多郎红器有“二层台式”胎足;乾隆时期的郎红器釉水比较厚;晚清的郎红器釉水的把控相对差一些等等 。 这些特征都是各个时期不同的 , 所以我们在鉴定郎窑红釉瓷器的时候 , 应当尽量的把共性找到 , 然后再结合其他特征进行断代 , 这样会减少鉴定的失误率 。
郎窑红釉瓷器的价值如何?郎窑红釉瓷器值多少钱?
郎窑红釉在烧造过程中对烧成的气氛、温度等技术指标要求很高 , 烧制一件成功的产品非常困难 , 甚至有不惜以红宝石、黄金等入釉烧造的传说 , 所以郎窑红釉瓷器在当时就很名贵 , 民谚有“若要穷 , 烧郎红”的说法 。 郎窑红器烧造困难 , 流传甚少 , 因而在收藏界也以收藏郎窑红为格调不俗之选 。

    推荐阅读